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翁同龢诗文集、日记、书画题跋中有大量文献,阐述评判名家书画作品,详尽记载书画研习经历,传播交流书画研究成果,辨章考镜书画版本源流,挖掘提供书画人物史料等,从中反映其丰富的书学思想。  相似文献   
2.
《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是翁方纲所写的《四库全书总目》初稿,对于《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翁方纲纂四库提要稿》中很大部分是翁方纲所辑录的资料长编,前人未注意到其长编的价值。事实上,长编所载之书名、作者、卷数、序跋、印鉴、版本信息、翁方纲校语等信息对《四库全书总目》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借以考证作者生平、底本信息、书名流变、书籍流传、内容删改及《四库全书》馆臣之校理意见。  相似文献   
3.
翁方纲是清代著名的学者和书法家,其书法质朴,浑厚,但由于缺乏创新而被后人批评,本文从翁方纲关于米芾、董其昌等书家书法的题跋入手,着重阐述了翁氏实用、复古、理性的实践观点,较全面地探究了翁氏书法得失的原由.  相似文献   
4.
Bassnett提出了诗歌翻译中“Transplandng the seed”这一概念,但她并未对“seed”下一个明确的定义。文章从Bassnett、Newmark、Bamstone、林语堂、翁显良、许渊冲、刘重德等中外译家的相关论述着手,分析诗歌翻译该翻译什么、侧重点又是什么等问题。虽然“诗无达诂,译无定法”,但中外译家的认识却颇具共同之处:译诗首先保留的是诗之内容,是“精神”、“神韵”或“意境”,其次才是形式。完全的形似是不可能的,应保留原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相似文献   
5.
伴随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隔膜,人性逐渐异化,因此人性和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命运就成了当今东西方文学探讨的课题,本文以沈从文、福克纳为代表,对东西方乡土文学中人性与文化命运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作为清代"四大诗说"之一的翁方纲的"肌理"说以"肌理"为核心概念构筑其诗学体系,就其大要,大致可以分为诗歌本质论、诗歌创作论、诗美学、诗史观等四个相互连属的部分。通过对其进行细致的辨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翁方纲的诗说,从而更准确地把握其在整个清代诗学史乃至中国诗学史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从经济管理领域引入价值分析的方法解读群体泄愤事件。首先,分析了价值分析方法引入的可行性,提出负性价值分析的概念;其次,分析了负性价值分析的各个要素;再次,分析了负性价值追求的主要途径。在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群体泄愤事件负性价值分析的框架,得到几点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后半叶北京地区人的季节性换装对气候变化的适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根据《翁同日记》中关于1868年~1898年季节性换装的记录和北京的器测温度记录,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季节性换装的迟早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从1868年~1898年年内冷暖变化和季节性换装的平均状况来看,作者的衣冠质地随着温度的季节性变化而改变,但是任意一类衣冠对应的上半年的温度条件均比下半年偏高3℃~5℃,而且春季的换装速率比秋季慢;其中,后者是人对北京地区春季升温速率较秋季降温速率慢的气候特征做出的适应性响应;②从年际波动和变化趋势来看,上半年的变冷(暖)对应于季节性换装日期的推迟(提前),下半年与之相反;1868年~1898年,上半年的季节性换装日期趋于推迟,下半年趋于提前,这是人对北京地区春季和秋季均呈变冷趋势的适应性响应。但是,人类季节性换装对不同时节冷暖变化响应的敏感性存在明显差异,对初春、暮春、秋初、秋末的响应较为敏感,特别是对秋末的响应最为敏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期间重要的索引编纂机构,最兴盛时也只有10余人,却在20余年时间内编纂出版了64种81册《汉学引得丛刊》。通过对引得编纂处成员予以分析研究,揭示引得编纂处编纂古籍索引取得成功的关键。[方法/过程] 运用文献分析法和数据分析法,挖掘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中引得编纂处成员构成,通过钩沉史料,揭示各自生平、学术背景、学术思想及其在引得编纂处所承担的任务与角色。[结果/结论] 拥有精干的专业人才队伍是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在古籍索引编纂方面取得斐然成就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10.
乐怡 《图书馆杂志》2006,25(4):74-77,28
《提要稿》为翁方纲参与《四库全书》编纂时所作提要底稿,计千余篇。提要因其初稿性质,故与通行本《四库提要》存在诸多差异。本文通过《提要稿》与《四库全书》对图书之著录、对图书之取舍及分类、对图书之编排,以及内容异同之对比研究,说明《四库提要》编纂过程中对书籍之处理标准、分纂官与总纂官之责任关系、提要之修改等问题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