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74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居易是唐代仅次于李白、杜甫的伟大诗人。其诗文创作数量居唐人之冠 ;思想错综复杂 ,儒释道杂糅。本文以元和十年 (815 )白氏含冤贬江州司马为分界线 ,结合其行年仕历 ,对他的思想从前期激进的民本主义到后期知足保和的中庸主义的转变 ,及其相应地在政治上和文学实践中的表现 ,作了概略而扼要地评述。这对于从宏观角度全面把握白氏的生平、思想和创作 ,可资参考。  相似文献   
2.
晏几道词:伤心人的感伤写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几道是一位多情的感伤词人。由于他出身相门 ,而后又家道中落 ,谋生无计以至仕途蹭蹬 ,再加上他傲物睥世、敏感多情的性格气质 ,就使得他的爱情词显现出一种强烈的感伤色彩。其“艳词颇有藉诗酒风流自遣的有托而逃的意味” ,即对爱情至死靡它的追求成了他心灵的避难所。为了表达这刻骨的“伤心”意绪 ,在艺术上 ,他借助了“追忆”与梦境 ,借助于章法上的顿挫多姿以及语言上“字外盘旋 ,句中含吐”等艺术手段 ,并且注重向诗歌和慢词长调学习 ,从而使传统的令词在语言的精度和情感的深度上超越《花间》 ,呈现出一种开新拓展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3.
上巳节是我国一个具有浓厚节俗色彩的传统节日,它从产生以来,就孕育了丰富的节俗内涵。入宋以后,上巳节俗不再如前代丰富,并打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感伤色彩。上巳衰微,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宋上巳词的分析研究,仍能探得上巳节在宋代的流变。  相似文献   
4.
宋词中有很多写到落花的词。落花意象以其“伤春”与“伤逝”的凄美之情触动人心,它们寄寓了词人不同的人生际遇、人生态度和追求。男性词人从男性角度看落花、男性词人以女性角度看落花、女性词人从女性角度看落花,使得宋词中落花意象具有不同的情感内涵。此外,宋词中落花意象还影响到当代流行歌词的创作。  相似文献   
5.
河南大鼓艺术是流传于驻马店地区的稀有古老曲种。通过对其艺术特色的研究,突出其古老性与艺术性,并期望通过这一研究能够找到保护与传承河南大鼓艺术的措施和办法,让这个古老的艺术曲种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南联大诗人群的智性诗写作,把感性形象与哲理思辨完美统一,从而将中国现代新诗推向了智性化、现代化发展的新的历史高度.冯至与穆旦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的智性抒情诗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冯至的诗歌以客观的方式、深蕴的哲理、朴素的意象自由地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切感受与体悟,他清醒平和地面对生活的本相,给浮躁的诗坛带来沉思与淡远.穆旦的诗歌以充满矛盾的意象和自由伸展的主体意识描述了在现实生活中充满荒诞无奈的真实感受与体验,一生的创作都体现出理性思考的力量以及由此引发的丰富的痛苦.  相似文献   
7.
李煜后期词作主要是其从一国之君到亡国之奴后的心理写照。在其后期词作中惆怅和悲伤贯穿始终,而这两种情感又是人类经验中很重要的方面。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在组织抽象情感时,人们习惯于根据自身的人体感知来对情感进行隐喻式的表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对李煜后期词作中的隐喻进行解读,将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李煜后期词作的情感以及人类思想的语言体现。  相似文献   
8.
《锡林郭勒大草原》是一首歌颂北疆草原的歌曲。塞外一望无际的绿色大草原,令人神往。马背民族岁月的古老沧桑,流动在草原人民滚烫的脉搏里。翻阅草原辉煌传奇的历史,曾经的金戈铁马承载着旷世枭雄,让多少后来人心潮激荡。马,是草原上的精灵;河,是草原的血脉;绿,是草原的容颜;歌,是草原永不消逝的韵律……  相似文献   
9.
歌曲旋律写作受歌词的影响,歌词是歌曲创作的基础。在浩淼如烟的词海中选取有思想内涵、有艺术品位的上乘词作,已成为歌曲成功写作的前提之一。歌词是文学与音乐、情感与思想的产物,它能激发出曲作者的创作灵感与创作激情,它具有善敷善删、言长生发等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英文歌词翻译成中国古诗形式是近年来对英文歌词的一种创新性译法,其审美价值与读者效应极高。音乐歌词与中国古典诗歌都具有极高的艺术相似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中的意境对等、风格对等和读者反映对等对英文歌词古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意境对等是对原作精神的领悟,风格对等是对原作审美上艺术的保留,而读者反映对等是对原作的观众效果的实现。本文试将从功能对等理论的以上三个主要方面对风靡全球的英文歌曲Someone Like You的古译版歌词进行分析,阐释这一视角在英文歌曲古译实践中所体现的可行性与独创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