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25篇
科学研究   48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excellent X-ray images produced by X-ray telescopes require the use of detectors with imaging capability at the focal plane of the telescopes. In this concluding part of the article on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in X-ray astronomy, I describe many X-ray detectors that have been used over the years. These can broadly be classified into two physical types: non-dispersive and dispersive. Traditionally the simple non-dispersive types have been used extensively in X-ray astronomy. The advancement of solid state technologies, cryogenics, and the quality of X-ray imaging has led to many new detectors of both types. Both the traditional and the new types of detectors are described briefly here with emphasis on principles and some technical details. Kulinder Pal Singh is in the Department of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of the Tata Institute of Fundamental Research, Mumbai. His primary fields of research are X-ray studies of hot plasmas in stars, supernova remnants, galaxies, intergalactic medium in clusters of galaxies, active galactic nuclei, cataclysmic variables and X-ray binaries. He is lead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soft X-ray imaging telescope for the ASTROSAT mission to be launched by India in 2007–2008. Part 1. Imaging Telescopes,Resonance, Vol. 10, No. 5, pp. 15–23, 2005.  相似文献   
2.
对米渣浓缩蛋白进行复合蛋白酶和风味蛋白酶联合酶解试验,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酶解条件,所得水解液米渣蛋白提取率达到57.81%。对上述水解液进行了二次风味蛋白酶水解试验。米渣蛋白的提取率可以达到63.6%。将酶解产物冷冻干燥即得蛋白含量为84.62%的可溶性米渣蛋白粉。  相似文献   
3.
用生活活性蛋白粉饲喂奶牛,研究其对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采用逐头配对法,选取38对产奶牛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奶牛精饲料添加4%的生物活性蛋白粉,进行为期38d的试验检测,并用t检验对各组试验前后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奶量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生物活性蛋白粉可显著提高产奶量,并可获得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苦荞营养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苦荞面粉、大豆粉、黄精、甘草和安赛蜜,通过适宜的工艺制作,得到苦荞含量高、口感舒适、加工方便的苦荞营养粉。  相似文献   
5.
分析和讨论了光波在一般斜入射条件下光栅平面内的相位分布,通过理论分析及数学推导,得到一般斜入射条件下光栅的光栅方程。这个光栅方程不仅可以解释常见《光学》课程理论与实验教科书中光波在垂直入射以及特殊斜入射条件下透过光栅时的衍射现象,也可以解释光波在一般斜入射条件下透过光栅时的所有衍射现象,是对常见《光学》理论和实验教科书中平面光栅衍射理论及实验原理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用镍盐制备纳米级镍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7水硫酸镍与还原剂次亚磷酸钠反应,制备纳米级镍粉。用40mlC(Niso_4)=1.145mol/l的溶液(此时用氨水调PH=5.0)与30ML(N_aH_2Po_2)=1.1mol/l的溶淮反应。反应过程中温度控制在60-70℃,次亚磷钠溶液加入的速度为:100ml/min,搅拌强度150r/min。制备出纳米级镍粉收率在95%左右。XRD检测结果表明产物为单质镍;TEM检查结果表明纳米级镍粉的粒径为10-70nm。  相似文献   
7.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含Eu^2+的硼酸盐蓝色荧光粉,测量了该荧光粉的真空紫外(VUV)及紫外(UV)激发光谱和相应的发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在真空紫外和紫外光激发下Eu^2+离子在该基质均呈现f→d的宽带跃迁,其峰值位于437nm和467nm处,分别对应于基质中Ba^2+和Ca^2+格位上的Eu^2+离子.在真空紫外区域160nm和200nm附近,有两个弱的窄带,来自于基质里BO3^3-基团和Ca—O的吸收,基质和激活离子之间存在着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8.
根据惠更斯-菲涅耳原理,应用Matlab软件编程,模拟了光栅衍射条纹次极大强度的分布图形,通过改变缝数、光栅常数和缝宽等参数,观察到次极大衍射条纹的相应变化,得出了缝数越多,则次极大的相对强度越小,而光栅常数和缝宽则只能改变次极大的分布。计算机仿真方法扩展了光栅衍射问题的研究途径与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尤其对于教学具有直观作用。  相似文献   
9.
讨论了半透明不规则形状粒子Fraunhofer衍射积分的计算问题,借助于标量Kirchhoff理论,推导出关于衍射的3种新的相互等价的1D围线积分形式,直接摆脱了通常2D面积分中繁琐的区域划分的束缚.在此基础上求得投影截面为任意多角形粒子衍射的解析结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铝基复合材料烧结工艺,利用高温光学显微镜对Al-Mg和Al-Cu等二元合金系进行了原位烧结观察.从颗粒曲率半径、升温方式、加热方式等方面研究了几种烧结工艺对烧结过程的影响.这些研究对在节约能源、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改进烧结工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