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278篇
科学研究   30篇
体育   20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通信信号的调制识别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给出一种新的数字调制信号识别方法.高速数字专用芯片ADSP2101是此方法具体实现的重要器件,这一方法在实际通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moderate intensity physical activity (PA) levels and gender on central pain modulation using conditioned pain modulation (CPM) in healthy men and women. Twenty four individuals (12 men and 12 women) who reported engaging in the moderate intensity PA for 150 min or more per week and 24 individuals (12 men and 12 women) who reported engaging in moderate intensity PA for 60 min or less per week completed a self-report PA questionnaire and a 7-day PA assessment using an accelerometer. Furthermore, the participants completed the CPM testing to evaluate the efficiency of central pain modulation. The active individuals scored higher on the PA questionnaire and spent more minutes for light, lifestyle, moderate and vigorous intensity PA than the less active individuals. The active men and women exhibited comparable magnitudes of CPM, and showed a greater magnitude of CPM when compared to their less active counterparts. However, these beneficial effects of higher dose moderate intensity PA disappeared when time spent for vigorous intensity PA was statistically controlled fo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higher dose moderate intensity PA does not add to the benefits from vigorous intensity PA to further improve central pain modulatory systems.  相似文献   
3.
基于迭代的比特和功率分配机制,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比特和功率分配算法.与传统的迭代分配算法不同,该算法在每次迭代中只需要比较几个特定的子载波.该方法在保持传统迭代算法性能的前提下极大地减小了迭代分配算法的复杂度.此外,通过选择等功率分配方案作为初始方案加快了算法的收敛速度,进一步降低了算法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算法在基本不牺牲系统性能的前提下有效地降低了算法复杂度.  相似文献   
4.
Propagation stability of non-paraxial beam in nonlinear Kerr media is investigated with a linear stability method.Both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how that modulation instability(MI) gain spectrum has thre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features determined by the times of incident power P0 and the non-paraxial parameter a. Furthermore,the corresponding criterion is put forward to distinguish the three different distributions.  相似文献   
5.
A novel scheme of optical modulation in 40 GHz radio-over fiber (RoF) system is proposed. It generates optical QPSK/16QAM signals in a serial-parallel structure of Mach-Zehnder modulators (MZMs). The millimeter-wave is obtained with optical frequency multiplication (OFM). Furthermore, modulation on optical-wave is transferred onto millimeter-wave. It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transmission capacity of millimeter-wave RoF systems.  相似文献   
6.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沿海地区几大产业集群都具备了相当大的规模。但由于受经济区划及行政区划的限制,各大产业集群之间虽然在地理位置上成带状相连,却缺少足够的协同合作与互动,由此导致了各产业集群间产品结构雷同、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的局面。产业集群跨区域网络的构建,特别是跨区域交易网络和创新网络的建设,则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有利于提高我国计算机制造产业协同竞争的能力,实现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的升级。  相似文献   
7.
将幅频/相频分析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D8302用于非晶丝磁阻抗特性的测量中,结合磁场自动扫描技术、计算机自动数据采集技术设计制作了磁阻抗特性测试系统,实现了非晶丝磁阻抗特性的自动化测量。该系统集样品信号驱动调理、数据采样、数据处理、参数计算等功能于一体,测试范围宽、精度高、用户界面友好。数据采集控制软件还能在计算机屏幕、打印机上绘出被测样品的磁阻抗特性曲线,并生成标准数据文件供ORIGIN等数据处理软件调用。对实际非晶丝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STC89C55,使用模拟调频技术,设计了一种单工无线呼叫数据传送系统,在30~40 MHz频段上,实现了话筒输入和线路输入语音信号的小功率远距离单工发送和接收.其数据通信采用FSK调制方式,主、从机可实现智能控制通信,可连接多达256个从站,构成一点对多点的单工无线呼叫系统.  相似文献   
9.
由于半桥子模块与全桥子模块的载波移相调制策略不同,两者混合而成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不能直接沿用原来的调制策略;在船舶中压直流电力系统中,由于变换器模块数较少,交流输出电压的波形质量相对较差。基于上述原因,通过载波相位角的合理配置,提出一种改进型载波移相调制策略。该策略不仅能够增加交流输出电压的电平数,而且不局限于某种特定的拓扑结构。通过仿真验证其有效性和通用性,验证结果显示它是一种适用于中压混合型MMC的通用调制策略。  相似文献   
10.
采用PHYSIO PLATE振动训练台,对北京优秀垒球、女子游泳及女子跳水运动员进行同振幅下不同频率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并采用MERAC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实验前后以及实验中运动员下肢肌力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抗负荷力量训练附加振动刺激可以有效地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能够以相对较小的负荷有效地提高肌肉的最大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同振幅下,次高频(35Hz~50Hz)振动刺激对肌肉最大力量、快速力量、爆发力以及肌肉耐力的训练效果显著高于中低频(25Hz~35Hz)振动刺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