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51篇
  免费   293篇
  国内免费   507篇
教育   6449篇
科学研究   2085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938篇
综合类   697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85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274篇
  2018年   274篇
  2017年   273篇
  2016年   306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702篇
  2013年   1007篇
  2012年   837篇
  2011年   890篇
  2010年   668篇
  2009年   515篇
  2008年   611篇
  2007年   672篇
  2006年   653篇
  2005年   514篇
  2004年   485篇
  2003年   377篇
  2002年   292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30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We extend previous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work by examining the role that emotions and epistemic judgments play when learning from different refutation plus persuasive and expository plus persuasive texts. We examined how variations in messages designed to change misconceptions and attitudes about 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 (GMFs) might differentially impact the extent to which individuals engage in epistemic judgments; the emotions individuals experience during learning; and, how epistemic judgments and emotions might facilitate or constrain conceptual and attitudinal change. One hundred twenty-five undergraduate university stud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one of four text conditions: refutation plus positive persuasive text, refutation plus negative persuasive text, expository plus positive persuasive text, or expository plus negative persuasive text. Students were asked to think and emote out loud during learning to capture epistemic judgments and emotions as they occurred in real time. After the learning session, students also self-reported the emotions they experienced during learning. Results revealed that students who were given positive persuasive texts experienced more positive emotions (both intensity and frequency) during learning, whereas those who were given negative persuasive texts experienced more negative emotions (frequency) during learning. Students who were given positive persuasive texts engaged in more epistemic judgments and changed more misconceptions about GMFs compared to students in the other three text conditions. Finally, epistemic judgments were significant positive predictors of conceptual and attitudinal change, and both positive emotions and negative emotions predicted attitudinal change. Implications for theories of conceptual and attitudinal change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旨在分析协同搜索用户在信息搜索任务过程中的交流内容与模式,从而理解协同搜索用户的关注重点与搜索过程。[研究设计/方法]基于书籍交互检索平台(CLEF-Social Book Search)设计实验,共招募18名被试完成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音记录对话并对其进行编码和分析,总结交流内容特征和模式。结合任务类型、认知类型组合、服务器记录的搜索交互行为日志以及问卷收集的搜索体验进行了探索分析。[结论/发现]从交流内容上看,协同搜索用户主要理解与评判书目信息、商讨搜索任务计划;比起认知类型不同的用户,相同认知类型的用户在操作交互方面交流更多,在评判决策方面交流较少。交流模式依据讨论内容比重可分为理解评判型、评判主导型、均衡交流型三种,评判主导型用户的任务完成满意度最高。[创新/价值]协同搜索用户的交流反映出搜索过程中需要与同伴商讨协同的焦点,也是需要系统提供协助的重点,给协同搜索系统设计提供一定参考。本研究针对协同搜索的交流内容设计的编码系统对相关的协同交流研究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This forum brings together food, (in)security, and communication. The authors participating in this forum center communication as both process and tool for understanding, mitigating, and making meaning of food (in)security. The nine authors together discuss the role of communication in food (in)security, the central challenge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working on food (in)security, and the creative possibilities and impacts influencing the future of food (in)security. The forum produces a call for applied scholars to re-imagine communication frameworks in order to make meaningful differences in their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4.
采用情绪量表 ,考察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情绪变化的状况 ,发现在技能学习的不同阶段 ,情绪有其变化的特征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 ,情绪总趋势朝良性方向发展 ,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情绪的动力平衡理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脉冲极谱法研究了以生命活性分子(Serine,Cysteine,Salicylic acid等)作为配体与Cu(II)形成多元配合物的极谱行为。在模拟生理条件μ=0.1(NaNO3)、T=310±0.2K下,发现电极过程为准可逆;通过对二元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测定表明,不同配体与金属离子配合的能力显著不同,配合物稳定性差异较大;同时还研究了各配合物的形态分布、引起稳定性差异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对“非典”前后城镇居民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非典”前后城镇居民体育行为变化主要有4种类型:终身型、继发终身型、波动型、游离型,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年龄特征、学历特征和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饮食行为与营养教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师范类和综合性院校大一至大三男女大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发现:我国大学生营养健康知识和饮食行为总体表现尚可,近半数学生具有荤素营养搭配的饮食观念及习惯,饮食较有规律,对营养素的态度及行为较正确。但存在着一些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主食摄入量过少、不重视早餐、挑食、膳食不平衡等,这与营养知识缺乏和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有关。建议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增加营养教育内容,鼓励大学生多渠道获取营养知识和提高健康认知能力,改变不良生活行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对1997~2003年3105名男女新生的最大吸氧量进行直接测定.结果:男女新生的最大吸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男女生分别降了(0.3士0.09)L/min和(0.21士0.07)L/min;体形有逐年瘦长的趋势;经统计处理均具有显著性差异.建议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应加强体育锻练,增强体质,改善营养,进一步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学校体育思想流变的梳理,把握中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脉络;通过考察与近代中国变革几乎同时而生的大学体育课程的演进过程,反观学校体育思想对人才教育和培养的影响.进而从历史的角度,探寻中国学校体育思想的源与流,以及对学校体育发展的作用与局限,为研究中国学校体育未来的发展提供基础和参照.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传统价值观念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将发生一系列深刻的变革:第一,由封闭的价值取向向开放的价值取向转变;第二,由重形式的价值标准向重实效的价值标准转变;第三,由激进的价值目标向现实的价值目标转变;第四,价值实践转变为主观改造和客观改造相结合的价值实践;第五,由“人治”价值观念向“法治”价值观念转变;第六,人生理想由“君子型”向“能力型”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