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8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方法,以烧结的Fe3O4为靶材,在STO(100)基底上制备了Fe3O4(100)薄膜。XRD和AFM显示薄膜为纯相外延单晶薄膜、表面较平整。对薄膜的磁电阻进行测量,薄膜为负磁电阻,且在Verwey转变温度(约120K)时磁电阻最大。霍尔效应测量得到薄膜中栽流子浓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In(n)与I/T基本呈线性关系,符合半导体热激活模型,迁移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说明在薄膜内存在大量电离杂质中心。薄膜磁滞回线中较高的饱和磁化场。说明薄膜中APBs密度较低。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在LaAlO3(100)衬底上制备La1-xCaxMn1.03O3(x=0.2,0.4)外延薄膜的方法和磁电阻效应。电阻率随温度的变化关系,是从类半导体行为向金属导电行为转变,对x=0.2样品,Tc最高达275K,Rm最大可达10^4%(B=1.5T)。  相似文献   
3.
快淬Co/Cu系列金属条带的巨磁电阻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系统研究了用快淬制备的铸态和退火处理后的颗粒合金膜CoxCu10 0 -x(5≤X≤ 30 )的结构及磁电阻性能 .利用分析电镜 (AEM )观察到球状Co颗粒以不同尺寸分布于多晶体条带中 .利用X射线衍射 (X -ray)观察了造成Co/Cu金属条带电子输运性质变化的富Co相颗粒相分离过程 .样品的MR幅度与同成分用溅射和快淬法制备的样品一致 ,而且获得最佳MR幅度的退火条件也一致 .快淬样品在 30 0K ,外场 12kOe下 ,最佳退火温度 75 0K下保温 10分钟 ,获得MR幅度达 4 .5 % .  相似文献   
4.
The 2007 Nobel Prize in Physics was awarded to Albert Fert and Peter Grünberg for the discovery of giant magnetoresistance (GMR). GMR is achieved in metallic multilayers, where the resistance of the multilayer changes considerably by the application of a magnetic field. This has paved the way for high density data storage in magnetic media. (left) Debakanata Samal is a research scholar at the Deaprtment of Physics at IISc, Bangalore.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magnetotransport in oxide multilayers, spintronics. (right) P S Anil Kumar is an Asst.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Physics, IISc Bangalore. His research interests are in spintronics, magnetic nano-structures, surface-and thin-film magnetism, magnetotransport in metallic multilayers and oxides, and spin-polarized electron scattering.  相似文献   
5.
基于半金属Fe3O4粉末磁电阻现象的非接触位置传感器在室温下可获得超过500%的稳定的磁电阻,其制造方法简单、成本低廉、易工业化,预示着这种类型的器件在非接触位置传感器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单分子磁体的自旋极化输运性质。搭建由扫描隧道显微镜钴针尖、铒单离子磁体以及金(111)衬底所构成的分子器件模型。在小偏压下,计算铒单离子磁体在正立和倒立2种构型下的自旋极化电流曲线,发现此单分子磁体器件的隧穿磁电阻最高达120%,自旋过滤效率在70%~100%。对比2种构型下的整流比,发现倒立构型有较大的整流比。通过分析体系的透射谱、分子投影哈密顿量、器件投影态密度等,对上述物理效应的根源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7.
INTRODUCTIONThemagneticandtransportpropertiesofthinmagneticmultilayershaveattractedconsiderableattentionduringthepastyears.Sincediscoveryofnegativegiantmagnetoresistance (GMR)byBaibichetal.inFe/Crmultilayers (Baibich ,1 998) ,extensiveresearchhasbeendonecon c…  相似文献   
8.
基于波函数匹配方法,研究了铁磁-非磁性杂质-铁磁系统的隧道结磁电阻,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两铁磁结之间分子场的存在导致了准束缚态的形成。当电子入射能量接近准束缚态能级时共振隧穿发生,在其电导中出现一个峰值。非磁性杂质和两铁磁体中的电子有效质量对微分电导有明显的影响,包括影响电导的幅度和共振峰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法,在3种不同取向的NSTO基片上,生长得到3种不同取向的Fe3O4外延薄膜。制备了Fe3O4(100)/NSTO(100)、Fe3O4(110)/NSTO(110)、Fe3O4(111)/NSTO(111)3种不同异质结。3种异质结的I-V曲线都具有很好的整流特性。利用肖特基结(Schottky junction)二极管I-V关系的热激活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这3种异质结的势垒高度ΦB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对这3种Fe3O4/NSTO异质结的磁阻进行了测量,分析指出Fe3O4的磁各向异性和不同取向异质结的势垒高度差,是造成3种异质结磁阻差异的主要原因。发现3种异质结的磁阻都与Fe3O4的Verwey转变温度(Tv)相关,在120 K处负磁阻最大。  相似文献   
10.
在温度300-600℃及2×10-4-1×10-3Torr的氧压下,对脉冲激光烧蚀生成的La0.7Ca0.3MnO3(LCMO)薄膜进行退火.无论是经原位或异位退火处理后的LCMO薄膜,其金属-半导体电阻-温度(R-T)特性曲线及转变温度均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薄膜氧含量对其输运特性有突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