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2024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刑事被追诉对象在法典中先后被称为人犯、犯罪嫌疑人。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犯罪嫌疑人称呼的确立具有重要意义。涉嫌犯罪人称呼的引入确立了被追诉对象在程序上无罪的地位,与无罪推定原则相适应。涉嫌犯罪人与犯罪嫌疑人具有不同的法律含义。涉嫌犯罪人的称呼是刑事侦查中证据收集情况的真实反映,具有时代意义,有利于实现无罪推定原则之要义。  相似文献   
2.
片面共犯应作为共同犯罪的一种特殊形式予以肯定。片面共犯区别于完全的共同犯罪,但有其存在的理论基础,符合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并且当今的现实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片面共犯的现象。因此,应肯定片面共犯学说,完善共同犯罪理论。  相似文献   
3.
犯罪嫌疑人与被怀疑有犯罪嫌疑的人之间存在区别。对于犯罪的"初查对象"现行法律未给予相应的名称规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在实务中也有扩大化的趋势,造成立案的随意,使"犯罪嫌疑人"的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强制措施"的滥用,造成了犯罪嫌疑人身份的错用。犯罪嫌疑人的称呼与现阶段刑事案件的立案审批相配套,涉嫌犯罪人身份的确立对刑事诉讼法的修订具有参考价值。改称涉嫌犯罪人有利于保障涉嫌刑事追诉程序中的人的权益,具有时代意义,是无罪推定原则精神之体现。  相似文献   
4.
中外刑法惩治职务犯罪立法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务犯罪的日益严重,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一个共同难题,为了惩治和预防该类犯罪,各国刑法都相继建立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制度和措施,通过中外刑法在职务犯罪主体、职务犯罪的种类和职务犯罪的惩罚措施等一系列问题上的立法比较,可以取长补短,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5.
一人公司能否具有单位犯罪的主体资格历来颇有争议,而新实施的《公司法》承认了一人公司的合法地位更使这一问题复杂化。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认为,单位犯罪的主体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符合法定的组织形式,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第二,合法成立并现实存在;第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第四,具有独立人格。因此,一人公司能否构成单位犯罪的主体.关键在于一人公司是否符合单位犯罪的主体条件。在我国新《公司法》刚刚开始实施、国内尚存在实质的一人公司和形式的一人公司之际,一人公司犯罪的主体性质较为复杂,不能一概而论。而应当根据一人公司的形成时间,一人公司的类型分别认定。  相似文献   
6.
大逆不道罪作为触犯皇权、危及封建专制统治的政治犯罪之一 ,在曹魏时期同秦汉一样 ,是经常株及妇女的。但在曹魏时期 ,无论这一罪名的内涵还是株及妇女的范围 ,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 ,而且对妇女的株连也呈现出一种渐趋宽松的趋势。上述变化既与曹魏政治形势有关 ,也体现出魏律维护地主阶级意志特别是当权者利益的阶级本质  相似文献   
7.
建设学习型党支部是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基础工程,这是由党支部在我党组织系统中的地位所决定的。在当今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越来越趋向多元互动的时代背景下,学习型党支部建设是时代赋予高校党建工作的必然诉求。也是做好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基础。笔者基于“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主体、学习方法与风气争保障机制”三个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力求拓展新形势下高校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对犯单位行贿罪的单位适用职业禁止顺应我国反腐败政策的宏观导向和国际法的有关要求,符合我国刑法基本原则,是实现刑罚目的的必然选择。然而对于行贿单位适用《刑法》中现有的职业禁止面临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两方面困境,可以从法律解释或设立单位贿赂犯罪特别职业禁止制度的角度探索出路:扩充职业禁止的内容、缩短禁止期限、设置公告渠道、明确执行主体、与合规制度有机结合,同时向单位提供维护自身权益的渠道。  相似文献   
9.
我国现行刑法明确否认了过失的共同犯罪,但在司法实践中由于二人以上共同的过失造成危害结果发生的案例却屡见不鲜。这一规定一方面可能导致一些应当作为犯罪处理的行为不能当做犯罪处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刑事法律法规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具有厚重的矜老立法传统,然而这一传统在新中国的法制建设中遭到了六十年的对抗性断裂。目前,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在审议的第八个刑法修正案草案在老年人犯罪问题上做出了一系列明确而具体的规定。这有利于接续断裂已久的矜老传统;有利于推动我国刑罚进一步的宽缓化;也有利于以此为契机不断扩大和深化对于我国优秀法律文化的借鉴和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