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56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利用摄动方法,研究了在外加交流电场E=E1sinωt+E2sin3ωt+E5sin5ωt的作用下,非线性带涂层圆柱形复合介质的电势分布,这种介质的电流密度J和电场强度E之间满足的关系为Jα=σαE+χα|E|2E。  相似文献   
2.
采用硬质合金麻花钻对二维正交编织结构碳纤维增强陶瓷基复合材料(2D C/C-SiC)进行了钻削试验研究。通过分析钻削的过程,研究了钻削加工参数对钻削轴向力、力矩以及孔加工质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钻削加工参数对钻削轴向力及力矩影响很大,轴向力和力矩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大逐渐增大,随着钻头转速的增加而减小。所以,采用较小的进给速度和较大的转速可以提高孔的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3.
铜基电子封装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国内外铜基电子封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发展动态,指出了目前我国新型铜基电子封装材料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完善的措施,预测了电子封装用铜基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未来的铜基电子封装材料将朝着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和集成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
PVA及其复合材料生物降解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为一种有着广泛用途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及其衍生物的生物降解性能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微生物驯化环境中,PVA具有生物降解的潜力。本文综述了PVA生物降解的机理、影响因素、降解性的评价方法以及降解环境对PVA降解性的影响,并对近年来基于PVA的共聚/共混材料的制备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概述。  相似文献   
5.
调制光热技术提供了基于测量均匀材料热扩散率的线性关系的有效方法。本文分析了这类线性关系对层状复合层和超晶格材料的适用性,讨论了由面激发和点激发相结合测量层状复合层纵向和横向有效热扩散率的不同情况,并通过这些数据和表观热扩散率获得每层材料的热参数。  相似文献   
6.
高分子及其复合物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友汜  李扬  杨慕杰 《科技通报》2005,21(2):226-232
综述了高分子及高分子复合物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高分子/高分子复合物及高分 子/导电填充物复合气敏材料的研究结果,同时简要介绍了今后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化学专业的现状,结合笔者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与科研实践,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相关学科建设的经验,对地矿类高校材料化学专业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重点提出要突出矿物复合材料特色,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Mo/Cu材料具有高导热系数和低热膨胀系数及良好的耐热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封接材料、电触头材料和散热器材料.本文阐述了Mo/Cu材料传统制备工艺和新型Mo/Cu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进展.同时对国内外最新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针对Mo/Cu材料应用的性能要求指出了今后发展的主要动向.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碳/碳复合材料的氧化机理及抗氧化防护方法.对基体改性及涂层法进行了详细评述,对碳/碳复合材料抗氧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阐明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采用高延性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部分代替钢筋混凝土梁受拉区的混凝土得到 ECC/RC 组合梁构件,可以有效提高梁的延性及抗裂性能. 基于平截面假定和材料本构模型,分析组合梁构件在受力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截面应力应变状态,得到各阶段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提出了 ECC/RC 组合梁极限承载力的简化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组合梁构件的弯矩-曲率关系,得到组合梁延性的简便计算方法.最后,采用一个组合梁的试验结果对理论公式进行验征. 结果表明: 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证明所提出的组合梁各阶段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