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政治是否具有道德性以及"官员"应否道德化历来是政治哲学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问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必然要涉及到包括政治实践活动在内的一切由自主意志抉择的、并具有社会性的道德行为,以及包括政治实践主体即"官员"在内的、具有自我意识和自主意志的所有主体.政治实践必然具有道德性,"官员道德化"是政治实践的必然诉求.在现实社会中,所有的"官员"必须具有道德,"官员道德化"必须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  相似文献   
2.
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与个体的自我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行为规范的冲突、网络社会的道德失范以及网络社会中个体思想行为的异化,给现有道德伦理体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困惑我们的不是网络社会道德本身的失范,而是在虚拟空间中如何交往、我们对网络文化的道德认知以及对自我行为的反思态度。因此,重塑网络道德规范的关键就是塑造网民的道德责任感和正确的网络文化认知。  相似文献   
3.
我国体育高考制度在选拔体育人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体育人才的公平竞争和科学选拔,然而在考试过程中也有一些道德失范的现象出现,并有上升的趋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有来自社会道德和个人自身道德因素的影响。分析这种道德失范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给社会带来的危害,得出规范其行为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英国女性哲学家苏珊·曼德斯提出了教育中的"除道德化现象"这一概念,指出当今英美社会因为崇尚多元价值,使道德教育面临一种困境。教育中的除道德化的现象有着浓郁的存在主义哲学的道德教育意蕴,对这一意蕴的追寻,对从积极意义上来理解教育中的除道德化①现象和当今道德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促进社会道德进步和人的道德完善的经济体制。在这种体制的伟大实践中出现的道德滑坡现象,只是社会变革时期所产生的阵痛。大力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五爱”、“三德”,努力提高公民个体的道德水准,中华民族的道德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加强法制观念教育的紧迫性及其基本原则和根本任务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同时,对加强学生的法制和法制教育模式创新进行了研究和探讨,论点明确,旗帜鲜明,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法制教育的创新形式。  相似文献   
7.
法治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也是社会治理的最佳方式。在现代法治语境下,法律是高于道德、情理等社会规范的,但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道德也应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试析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伦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秀华 《情报科学》2003,21(2):170-172
信息技术的进步在带给人类效率和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意想不到的伦理问题,本文探讨了网络环境下信息伦理的新特征,分析了当前各种信息伦理的失范现象,并就如何构建网络行为下的信息伦理提出了自己的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