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1012篇
科学研究   20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116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109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73篇
  2009年   9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局部谱分析方法的研究对信号突变性检测具有重要意义。S变换是加窗傅里叶变换和连续小波变换思想的延伸或推广,S变换保持了与傅里叶谱的直接联系,提供了依赖于频率的分辨率,具有连续小波变换所没有的一些特点。介绍了S变换和广义S变换的数学原理,分析了S变换与加窗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变换之间的关系,对一个突变信号在S变换与小波变换下的表现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变换能比小波变换更直观更清楚地表现信号突变位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图像和视频压缩编码中,可分级性已变得越来越重要。小波变换由于提供了时一致、局部化的多分辨表示,使得在图像和视频压缩中已经显示出其发展潜力。分析了在图像多分辨分解压缩编码中的空间和质量可分级性。  相似文献   
3.
小波分析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分析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新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并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对小波分析、小波分析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小波网络及小波分析与模式识别相结合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指出了这一领域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在信息检索与信息分析的中间环节数据格式转换中存在的困难,并结合文本文件、Word软件、VC++编程以及EXCEL软件各自特殊功能,设计了一套较为通用、简单的数据转换程序,开发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小软件,并介绍了软件的使用方法和实现算法。  相似文献   
5.
利用金华市1953-2005年逐日20~08时、08~20时降水资料,采用第2、3类距平、最大熵谱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汛期降水的基本特征及年际年代际差异。结果表明:金华市降水季节变化呈单峰型,主峰在6月;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降水集中期;汛期降水总体呈略减少趋势,降水异常偏多年多发生在多雨时段,异常偏少年多发生在少雨时段;汛期降水稳定存在18~20a、2~3a周期,不同时段还存在不同周期;暴雨开始的迟早、长短和暴雨降水集中期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差异,暴雨降水稳定存在18~20a周期,不同时段还存在不同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6.
QuickBird全色与多光谱影像融合方法比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从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出现以来,遥感影像的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随着遥感影像获取手段的增加和分辨率的提高,影像的融合不仅仅要求增加空间信息而且在原始多光谱波段的光谱保持方面也有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图像融合已研究出多种方法,如主成分变换法(PCA)、乘积法、Brovey变换法、IHS变换法、SVR变换法以及小波变换法等。这些方法在中低分辨率影像融合时效果较好但却不一定适用于像QuickBird、IKONOS等高分辨遥感影像的融合。本文应用Pansharp变换法和Gram-Schmidt变换法两种融合方法,对QuickBird影像进行融合试验,并与Brovey变换法、IHS变换法、PCA变换法的融合效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各算法的优缺点。研究结果表明,Gram-Schmidt变换和Pansharp变换在QuickBird影像融合时不仅能增加空间信息而且还能较好地保持原多光谱波段的光谱信息,其中以Gram-Schmidt变换法所获得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清代碑志义例进入了一个摧陷廓清时期,其中夫妇合葬之墓题、称谓的"连身数"与"离身数"是当时聚讼纷纭的两大问题。清人本着"师古而不戾于今,协时而不徇于俗"的原则确定碑志义例,并以求真品格对当时创作中不合义例之处或延续前人的错误认识进行了有力的批判。碑志义例是注重文例的典范,其探讨风气甚至波及其他文体。  相似文献   
8.
格氏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氏试剂是有机金属化合物中重要的一类化合物,也是有机合成上的非常重要的试剂之一,应用广泛.格氏试剂与不同的物质反应,可以合成烃类、醇类、酮类、醛类、羧类及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相似文献   
9.
A multi-analytical approach for the study of brazilwood and its lake pigments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historically accurate reconstructions. Recipes for brazilwood lakes from the fifteenth century technical text Livro de como se fazem as cores and the Winsor & Newton nineteenth century colourman's archive were reproduced and compared. Both primary sources allowed for the successful preparation of brazilwood lake pigments with colours that vary from light pink to dark red. The main steps and ingredient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these pigments were common in both sources, particularly the addition of Al3+ in the form of alum, and calcium carbonate (chalk). Reconstructions revealed that the latter acts as a pH buffer and filler, controlling the pH at which the lake pigment precipitates. The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sources is that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ecipes give the quantities for all ingredients, the precise temperatures and time, and achieved higher relative pigment yields (75% versus 45%). Full chemical characterisation of the reconstructions provided detailed information on the individual steps in the pigment manufacture and revealed that the presence of calcium sulphate dihydrate (gypsum) in the final pigment was a result of its formation in situ. Infrared,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proved to be essential and complementary techniques: while infrared was used to characterise additives and binders, reflectance and fluorescence data were fundamental for identifying the chromophore. The pigments and paints produced can now be used as standar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brazilwood lake pigments found in artworks.  相似文献   
10.
在介绍汤川秀树理想实验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修正,从而再次得到运动参考系中物体温度降低的P—E理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