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科学研究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园惊梦》运用内心独白,感官印象,观点转换等意识流手法,对没落的贵族遗孀钱夫人的内心作了细致的刻画,既传达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又表达了人生如梦的传统文学主题。  相似文献   
2.
由于工作形势、工作对象、工作任务的特殊性,研究生辅导员面临着来自现实的角色挑战和教育对象、合作主体的角色质疑,只有充分认清研究生辅导员的角色内涵、自身认同并走职业化、专业化、学术化的职业路径,才能获得教育对象和合作主体的认同,突破“角色尴尬”的境地,取得职业身份的认同和成功。  相似文献   
3.
尴尬情绪是个体因处于公众注意焦点、失言或棘手情境时,而产生的一种别扭、紧张、懊恼、难为情、不知所措的情绪体验。目前有关尴尬情绪的研究,生理方面主要包括尴尬情绪的生理反应和面部表情;认知方面主要包括尴尬情绪的诱因、尴尬情绪识别及其影响因素;行为方面主要涉及尴尬情绪对个体行为的影响。但现有理论和研究仍不足以解释尴尬情绪的内在机制,未来可注重从生命全程观和特殊人群的角度研究个体尴尬情绪的发展,并关注探究个体对尴尬情绪的理解,同时进一步考察不同类型尴尬情绪在不同情境下对个体行为尤其是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4.
将泰山文化这一集地方性和民族性的知识融入学校道德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性。为有效开展这项工作,尤其要明确教育的实施主体、构建教学的内容体系、区分教育的对象层次、找到科学合理的教育途径、营造立体适宜的教育环境,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等。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简单化"、"纯净化"和"局部化"的困境,要会运用"平衡术"予以处理和化解。  相似文献   
5.
教育批评的教育基础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批评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和教育现象 ,是社会对教育的批评 ,是现代社会中教育和社会之间的一种互动形态。教育批评的盛行有其深刻的教育基础 ,表现为教育的世俗化、终身教育的提出与发展、教育的个人意义的变化以及教育的无能与无奈等  相似文献   
6.
英汉言语行为中若干尴尬语料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概述了英汉言语行为中尴尬语料的类型及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了避免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老舍是一个悲观的人 ,但为什么老舍没有写出伟大的悲剧 ,反而成了一名以幽默风格著称的作家呢 ?这里从老舍的家庭、生活环境、人生经历、以及他复杂的情感体验对他的影响等方面论述了老舍幽默风格形成的原因 ,希望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老舍的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8.
汪健 《黄山学院学报》2007,9(6):112-114
行业准入状况直接制约行业的发展,也影响相关专业教育的生存与发展,新闻媒体行业准入几乎不设门槛,新闻专业教育的优势难以显现。  相似文献   
9.
历年来,人们对《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人物众说纷纭,但基本上形成了一致的观念:在金钱与性欲的枷锁中,她毁掉了自己也毁掉了别人。这样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人们似乎忽略了张爱玲这个不喜欢“飞扬”,只喜欢在“安稳”中发现永恒的女作家的独特视角和感受世界的方式,从而也忽略了在曹七巧的身上所体现的作家对于双重夹缝中人的生存方式的思索。下面我就通过对曹七巧双重处境的细读,来展现张爱玲所体验到的尴尬和孤独。  相似文献   
10.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positive media messages about sex can lead to better sexual health among young adults (college students at a large university, N = 228) by de-emphasizing sensation seeking, condom embarrassment, and stigma. Employing social learning theory and normative influence frameworks,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college-age women had higher stigma (β =.22, t = 3.37, p <.001 for felt stigma) and lower sensation seeking (β = –.34, t = ?3.17, p <.01). Participants exposed to more media in some forms (e.g., news reading, β = –.131, t = ?1.94, p =.05) had less felt self-stigma. Thus, exposure to media, such as TV and media, and positive messages could encourage healthy sexual behavior in young women (around college ag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