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教育   6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曹魏一代对宗室名为分封而实加禁锢,主要表现为"虚封"、频繁徙封、限止朝聘、严禁任职、多加伺察等政策,这虽引起了曹植等宗室诸王的不满和抗议,但始终没有根本性的变化.究其原因,既与曹魏统治者之寒门出身及其法术之治有关,也与曹丕早年争嗣的经历不无关联.就其影响看,此举削弱了曹魏统治的基础,不利于其政权的巩固,并由此引起了晋代君臣的深思.  相似文献   
2.
商代的统治思想是神本主义,注重"神事".到西周,神本主义思想发生动摇,一切以"人事"为重,主要表现在奉行敬德保民思想,实行分封制、宗法制、开明专制.  相似文献   
3.
辩证唯物主义诞生之后,人类对物质世界的发展规律有了更科学的解释。立足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形式,探讨西周分封制的影响是一个新的立足点。其影响主要从三方面分析:周天子与封国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分封制与周礼是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跨越。  相似文献   
4.
仲长统为汉末著名思想家和政论家,其行政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反分封的行政权力论;“政在一人”的行政体制论:以刑助德、法有变复的行政实施理论;“选用必取善士”的人事行政理论;“复井田”、提高税率的宏观经济管理思想等。  相似文献   
5.
武王克商后,置管叔、蔡叔、武庚三监于殷畿,封建同姓异姓诸侯,试图将殷商王畿牢固地控制起来。武王置三监没有收到预期效果,三监叛周说明周初军事监管制度尚不成熟。周公东征后,殷商王畿分别由卫康叔、中旄父和微子启继续实行军事监管,重新形成了新三监军事管制殷畿的局面。卫、宋发展成为诸侯,是西周中期以后的事情。在设置军监和封建诸侯的同时,不断加强对殷畿内商遗民的控制与管理,殷畿一带的殷遗民,民族意识逐渐消泯,周初对殷商王畿的控制与管理获得了预期的成效。周初统治者对殷商王畿的成功控制与有效管理,为成、康以后西周王朝对四土持续大规模政治军事经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仅存的文献资料及仅有的考古发现入手,分析了虢人灭焦的原因,进而论证了虢、焦同为姬姓,却非同宗同族的历史渊源,由此推及周初分封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存在的合理性、不合理性。由于资料有限, 对虢、焦存在关系及虢人灭焦的作用等问题均未过多涉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