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文化意识形态产生的根源、发展的过程和主要的特征,其中蕴含着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应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要求,即恢复人作为主体的地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倡导先进的消费理念等。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之所以存在货币拜物教是有条件有原因的.当代中国商品的价值形成是其产生的直接原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特殊化是其产生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明清通俗小说的思想教化功能与娱乐消闲功能同时存在,两者互为犄角、辩证统一,被小说教统摄、调和,达成均势。以“三言”为例,小说教在其中既倡导友情至上、轻财重义等符合群际利益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范式,又彰显变泰发迹的种种可能,借以满足市民阶层对获得地位、财富的渴望。整体上,小说教借助对因果循环、节制欲望的生动宣讲,将本质上冲突的名利观与财富观导入遵循天理人心、服从宿命安排的教化轨道,为自身开辟通畅无阻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4.
作为阿多诺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提出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并与创建者的个人经历存在紧密联系。而在内容上,这一理论蕴含着对于商品拜物教和技术的双重批判,最终揭示出了"文化工业"对人们实行双重统治的本质。此外,阿多诺还初步指出了摆脱此类统治的路径,可惜由于论述不够明晰并未引起应有的重视。总之,该理论揭开了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虚伪面纱,对于推动人类的思想解放起到了重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拜物教批判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私有制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个人受抽象统治。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人本思想以及对物化社会的批判为展开对拜物教的系统批判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具体描述了海派作家笔下的淫乱型、情爱型、性爱型乱伦行为,以及男女作家对恋物癖的性变态行为的不同表现,并指出以往一直列为恋童癖的施蛰存的《周夫人》并非构成恋童癖。本文驳斥了有关张资平等小说中的乱伦行为的表现具有新道德建构意义的观点,及海派作家笔下的混乱的性世界具有巴赫金所称的狂欢化世界的涵义的说法。回顾文学史上出现的三次性混乱行为描写的高峰,可以发现这种现象总是与现代性事件相伴而生,它是现代性追寻过程中必然产生的对抗性力量,但它本身不属于现代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7.
周晓晓 《河西学院学报》2007,23(3):36-38,41
通过对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发展形式以及商品拜物教的内涵和本质的分析,得知商品拜物教和拜金主义在来源、性质以及和商品经济的关系三个方面存在不同,从而得出“商品拜物教≠拜金主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资本论》是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集大成之作,所以有必要对《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从商品这一切入点着手,从《资本论》商品的伦理意蕴、经济逻辑与伦理逻辑的统一等方面进行梳理,力求挖掘马克思经济伦理思想的构建原则和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9.
好恶偏义复词是偏义复词中一个特殊的类,它由两个意义相反的语素构成,从人类的情感认知来说,这两个语素所表达的事物或概念往往有好坏美丑之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情感总是倾向于好的美的事物,可是这类词的语义却总是指向恶的丑的一面。从表面上看,这类词的语义指向与人类的情感认知是相矛盾的,其实在深层,由于语言拜物教的原因,二者有着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认为,精神消费活动本身成为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成为统治阶级贯彻其意识形态的手段.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理论是要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社会心态,阐释出其中的社会学意义.因此,符号消费既具有促使社会结构化的功能,也具有强化社会阶层的作用,当然还具有促成社会阶层流动与整合的效用.但无论是精神消费还是符号消费都受制于物质生产.因此我们认为,马克思关于"精神消费"的观点与波德里亚的"符号消费"的论述是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