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94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教养院是北洋时期天津地方政府与当地新式绅商通力合办救济事业的典型救济机构,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表现在确立现代官民合作机制,经费保障纳入地方政府责任,呈现良性经营状态。但从院民教养状况来看,重养大于重教,反映了时局危艰和传统救济方式的强大惯性。  相似文献   
2.
This article is about the clothing of country gentlemen in late seventeenth and early eighteenth century England. It begins with an exploration of the London-centric depiction in popular literature of country gentlemen as old fashioned in their manners, dress and lifestyle. It then explores the main elements of male fashion and the role of London in creating and disseminating it. Drawing on surviving clothing accounts, it subsequently offers a detailed analysis of what a number of country gentlemen were wearing during this period, exploring the extent to which they participated in London's fashion culture and their preferences for London-bought clothing.  相似文献   
3.
河北沧州是一座儒学积淀很深的古城,自古就有办学兴教的传统。沧州士绅重视教育,借助宗族组织、地方政府积极发展教育,对促进邑民个人修身、建立地方社会秩序和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方面都产生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传统民间组织与当今农村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所具有的相似性,决定了传统民间组织内部治理模式对于当今村庄治理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家族宗族和乡约是古代最重要的两类乡村民间组织,主要通过族长、家法族规和乡约规则进行治理。而善堂善会、会馆和行会等则着重通过财务公开提高组织的公信力,从而增强其生命力。传统民间组织内部治理模式启示我们要加强农村民间组织建设,完善村民委员会治理结构,并形成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后期及近代社会早期,是英国从传统的农业文明向近代的工业文明过渡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英国乡绅阶层,在王权集中、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展壮大。在乡村中,他们所采取的生产方式也不同于大土地生产者,他们积极创新更具效率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雏形,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社会的现代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从信仰看,东晋玄学在生死问题上割断了家族的连续性和血统上的关联性,突出了生命的个体性以及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断裂性。强调生命的个体性与血缘上的断裂性,这是思想的进步。然而,玄学仅仅在理论上有突破,在修行实践和制度建设上根本就没有探索。而已经传入数百年之久的佛教有理论纲领,有修行实践,有僧团制度,又是性质上完全不同于礼教的外来文化,满足了士族打破礼教束缚、确立个体信仰、追求人生自由的需要。由玄入佛,即是士族信仰的大势所趋。而东晋士族佛学,从道安到慧远都为解决士族的人生问题而服务。人生问题是人与道的关系,为中国所独有。  相似文献   
7.
在近代新式教育洪流的裹挟下,构成明清徽州教育资源主要内容的族学,接受新式教育思想,推广新式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式发生深刻变化,开启了近代转型的步伐。清末徽州族学的转型建立在对传统族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先前维系族学发展的各种款项被悉数移作学堂经费,从中不难看出徽州宗族兴学重教传统的一贯延续。时代局限性与乡村社会的实际运行特点,决定了清未徽州族学的转型只是一个开端,进入民国以后,新式族学依然担纲基层社会初等教育重任并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8.
辛亥鼎革,清季士子大部分以积极的姿态融入民国,即使自况为"遗老"、"遗民"者,其身份界定亦大有讨论余地,其中曲折甚有探讨之处。以云南绅耆在鼎革之际的政治选择的过程及其对辛亥革命的认知为例,我们可以看到清朝与民国之间存在明显的延续性,民国建立的特殊方式,为清季士子接受和进入民国创造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殷商时期青铜器金文大部分都是1—4个字。1字或3字的部分是单一族氏金文,对于这一部分许多学者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2字或4字部分的研究却是非常不足的。我们认为2字金文部分中大部分具有氏族间结合的意义,作为复合族氏金文,其内涵如下:第一,氏族间巩固的结合关系。氏族与氏族间关系紧密有形成新氏族的可能性。第二,氏族间单纯的结合关系。这可认为是为了纪念氏族间发生的某种事件,从而在青铜器上铸刻记下来。我们认为这种结合关系无法实现新氏族的形成。第三,相关联的氏族间的结合。氏族间的结合关系有一定规律,这样的相关联的氏族间有实现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魏晋南北朝大地主集团的休闲娱乐消费建立在其特权利益的基础之上。其主要表现是:筵宴酗酒、观赏表演艺术、游览与狩猎、弈棋与赌博、游戏与玩具的观赏、赛牛与斗鸡及驯养宠物、沉湎夜生活等方面。这种消费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1、具有强烈的纵欲性,特别是不顾道德的约束;2、过分追求娱乐过程中的舒适安逸,相对轻冒险、磨炼及对自然、自我的挑战;3、领导集团在消费引导方面的极端荒唐性。这种消费特别是领导集团的荒唐引导严重地腐蚀了官僚队伍,使之充斥懒汉、色迷、酒徒和赌棍,这个时期的任何政权都不可能依靠这样的队伍来获得长久治安。它也产生了某些积极影响,丰富了古代消费文化的内涵,客观上刺激了某些生产的发展,特别是机械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