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53篇
科学研究   21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1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北地区高师普通专业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华北地区五所高师普通专业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全面、客观的调查与分析,对优化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宏观管理与科学指导提供帮助,并对如何培养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与体育行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师徒论--传统武术的一个文化现象诠释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择徒拜师是传统武术最基本的传承方式,至今在民间习武群体中被衍传着.传统武术师徒传承分有入室弟子和一般弟子两种类型,只有通过正式的拜师仪式后,才算形成了严格意义上的师徒关系.这种师徒传承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但并非属于"过去式",需要的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它进行理性的甄别取舍.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内容、时间、版本和学术性诸方面阐述了《四库全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书丛刊》、《四库未收书辑刊》相互之间的互补性。  相似文献   
4.
Google应用技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详细分析了网络搜索引擎Google 的功能特征, 讨论了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和问题。通过具体例证说明: 在进行组合查询时, 要对所有的查询词分别加引号; Google 在对中文繁简字体语义转换时, 有可能出现明显的错误; 搜索到的数据在同一范围内、在以小时为单位内也会出现巨大的变化; 以及在不同范围内, 搜索同一信息时, 随时间的不同, 搜索到的结果会有不同的排序。  相似文献   
5.
"雅洁"是桐城古文家对散文语言的整体要求,它肇始于方苞,发展于刘大櫆。刘大櫆在其理论著作《论文偶记》中提出文章"十二贵",就散文语言方面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具体的作文准则,并且在他的散文创作实践中,很自觉地体现了"文贵简"、"文贵高"、"文贵华"、"文贵远"等文论观点。该文拟把刘大櫆的理论主张和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探寻散文语言的"雅洁"特征。  相似文献   
6.
文章以阐释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之渊源为切入,剖析了儒家学说在促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及社会政治共识与多元文化建构方面的人文理想,而古代社会系统对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不同观念的相互吸收与融合,也正是建构相互宽容、相互依存、安定有序、共同发展的当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席勒在探讨美与人性的异型同构时,不仅考虑到了美与人性在结构上的静态对应和相同,而且也看到了美与人性在结构上的动态对应和相同。从动态上看,美与人性的异型同构实质上就是美的范畴和体系与人的自我生成的异型同构:广义的美动态地展开就是美的范畴体系,包括优美、崇高、悲剧性、喜剧性、丑等,而人性的动态展开就是人的自我生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费希特知识学的基础和核心是“自我”,费希特知识学就其特点来说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费希特对自我积极实践性的颂扬反映了时代的呼声,肯定了实践的作用,尽管其强调实践是认识领域内的实践,还是为哲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出现对网格服务发现提出了挑战,UDDI上基于关键词和简单分类的服务发现机制已经不能很好满足需要.本文在分析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服务质量的网格服务发现机制,引入服务质量相似度的概念,为网格服务发现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从研究“A,但B”为代表的转折句的类别及构成方法入手,为对转折句进行语义分析提供方法和途经.根据A、B所表达的概念之间是否具有属种关系,将“A,但B”分为属种关系转折句和非属种关系转折句;根据A、B所断定的两种事物情况是否在同一个语义层面上,将“A,但B”类转折句分为相同语义层面上的相反相对和不同语义层面上的相反相对;根据A、B之间的逻辑联系来分类,将“A,但B”分为并列式、连贯式、递进式、选择式、因果式等转折句。“A,但B”类转折句构成的逻辑方法主要有求同法、求异法、限制法,概括法、排除法、对照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