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教育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形象学视域下的国家形象是通过对某国的历史、文化、人文、风俗等的了解,在脑海中形成的对这个国家国情的一种较为具体的认识和意象。而典籍作品英译是传播中国形象的一条重要途径。《荀子》作为中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作,包含了中国所特有的儒家教育思想、修身理念、政治思想以及荣辱观,这些都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别样呈现。通过对《荀子》英译本的研究,分别从《荀子》中的几个具体理念和思想出发,分析如何正确处理一些关键因素或词汇的翻译,从而在翻译中更好地塑造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2.
"想象"是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二十世纪末以来,形象学对想象做了新的阐释.认为它应远离复制和再现观念,根植于创造性和虚拟性.但这一限定制约了形象学自身的视野,与当前的创作实际和研究实际产生了隔阂.为解决根植于西方二元对立思维的理论阐发困境,中国古代的想象理论或许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唐诗中的胡人形象-兼谈中国文学中的胡人描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形象学理论视角看,唐诗中胡人形象往往沿两条路径塑造,一是尽可能地被描绘得具有华夏中土人的情感指向和日常习见习感的伦理关怀;二是极力地强调胡人与中原人的不同之点,并不以这些不同存在的就产生歧视(个别的除外)心理,往往还是觉得新奇有趣,甚至倾向企慕。这是对华夏固有的“夷夏之辨”的一种挑战,表明了中国文学中对于非汉族的空前宽容,这是一种迹近正常的对外心态,不能不说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谭恩美作为华裔文学的畅销作家创作了一系列深受读者喜爱的作品。《喜福会》、《接骨师之女》以及《灶神之妻》等作品都围绕着女性的故事展开,其中也不乏对华人男性和美国男性的刻画。但总体而言,谭恩美笔下的华人男性总是以负面的、"恶棍"式的形象展示于读者眼前,而美国男性则多以正面的、"英雄"般的形象出现。从比较文学形象学出发,对谭恩美作品中的男性形象进行解读,可从"他者"中反观到作者自身。  相似文献   
5.
形象学是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这里的异国形象并不是现实的复呈,而是形象塑造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欲求创造出来的。在形象学的框架中,很多中国古典名著都可以看做是对中国形象的一种呈现。《论语》作为儒家学说的代表,收录了大量关于为人处世的哲学道理,反映出典型的中国形象。《论语》不但在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在世界范围内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目前在西方,《论语》被翻译成多种语言,不同译者在翻译的同时也对中国形象进行传播。在翻译过程中,由于文化语境的落差和译者决策的不同,译者对中国形象的创造会因为个人主观感情的渗入而产生偏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