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90篇
教育   3066篇
科学研究   1027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3篇
综合类   220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8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50篇
  2014年   322篇
  2013年   324篇
  2012年   498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15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360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135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digital ITEMS module, Dr. Jeffrey Harring and Ms. Tessa Johnson introduce the linear mixed effects (LME) model as a flexible general framework for simultaneously modeling continuous repeated measures data with a scientifically defensible function that adequately summarizes both individual change as well as the average response. The module begins with a nontechnical overview of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es drawing distinctions with cross-sectional analyses in terms of research questions to be addressed. Nuances of longitudinal designs, timing of measurements, and the real possibility of missing data are then discussed. The three interconnected components of the LME model—(1) a model for individual and mean response profiles, (2) a model to characterize the covariation among the time-specific residuals, and (3) a set of models that summarize the extent that individual coefficients vary—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set of activities comprising an analysis. Finally, they demonstrate how to estimate the linear mixed effects model within an open-source environment (R). The digital module contains sample R code, diagnostic quiz questions, hands-on activities in R, curated resources, and a glossary.  相似文献   
2.
文章考虑了一类具有Z2等变性质的五次哈密向量场的全局性质,得到了其全局相图,并对参数空间进行了划分。  相似文献   
3.
解读高校自主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学校招生改革应分"普招"和"特招"两个层面来展开。自主招生属于"特招"范畴。自主招生特别是面向那些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不是为成绩最好的学生而设的。它是"普招"的一种必要的补偿,在当前尤其应该是高校招生改革的重点,但不能期望把自主招生搞成高校招生的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中的问题及策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欢 《晋图学刊》2008,(5):93-95
独立学院图书馆作为高校图书馆模式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概念和管理制度,与高校图书馆模式有融合,有改革。本文介绍了在独立学院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做出了一些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5.
知识管理在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知识角度对自主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阐述了自主创新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探讨知识管理个要素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以知识管理为核心,采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构建企业自主创新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比较不同知识管理因素对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将支持向量机应用于文本自动分类的研究,与常用的K-最邻近法相比,无论是对训练数据集还是测试数据集均具有一定的优势,而且不同特征选择方法对支持向量机的影响要比K-最邻近法小。此外,从研究中的不同特征选择的评价函数来看,它们对分类有一定的影响,应用X2统计进行特征选择的分类正确率最高,其次是文本证据权,而期望交叉熵的效果最差,说明特征选择在文本自动分类中也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机器学习的自动文本分类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是自动文本分类中非常重要的一大类方法。本文先给出了形式化的定义,提出了自动文本分类的流程模型,然后选取了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算法作为一个典型例子进行分析,最后作者通过一个中文文本分类实验评价了该算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与高校对人才的培养模式产生了冲突,高校必须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沙盘模拟教学中营造挫折环境,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团队合作、坦然面对失败的能力,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创新性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文电子病历的分词及实体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健康医疗大数据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本研究对中文电子病历分词与实体识别的探讨与实证较好地完成了医疗数据的信息抽取任务,对今后医疗大数据在语义层面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研究首先融合权威词表、官方标准、健康网站数据及其他医学补充词库构建了词语数量级达到10万的医学词表;然后对电子病历的字段进行分词,对比了jieba工具、导入词典后的jieba、无监督学习及AC自动机4种模型的分词效果;最后,以自动分词和人工标注结果为语料,实现基于条件随机场的电子病历实体识别研究,并比较不同实体类别以及不同文本特征下的实体识别效果,选出最优模板。[结果/结论]分词结果显示,AC自动机的效果最好,F值可达82%;实体识别结果表明,"检查"和"疾病"实体的识别效果最好,而"症状"的识别效果不太理想。  相似文献   
10.
This article takes a dual focus on the theme of student formative peer assessment. On the one hand it offers a thorough literature review in this field, while on the other it unpacks a case study of curriculum design where peer assessment has been adopted. The practical example draws on recent changes made to a third- and final-yea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dissertation course in a UK architectural school. Although peer assessment worked quite well in this small setting, similar findings might be uncovered when scaled up to larger cohorts, as well as other disciplines and year groups. 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certainly relevant for other contexts. Qualitative research from a focus group with six students on the course informs the empirical body of the paper. Through engaging with students’ reflections, as well a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and reflexively looking at the curriculum changes, this paper discusses some of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that can arise from peer assessment in this context. Peer assessment is not without its challenges and hiccups, but, despite these, the benefit to autonomous critical thinking cannot be understated. And arguably peer assessment is especially germane for final-year undergraduates as they embark on employment or more advanced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