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0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教育   2795篇
科学研究   257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238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02篇
  2013年   230篇
  2012年   269篇
  2011年   279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215篇
  2008年   242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73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35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d reliance upo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is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very foundations from which teacher subje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rguably though, the number of studies pointing to this risk or tendency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ones theorising why this should be the case. Further,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nd teacher subjectivities is theorise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th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re seldom brought to the fore. Based o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is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nd work through, by means of identifying, systematising and elaborating extant understandings of such mechanisms in the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ferred to as the CMIS-framework) which suggests that one and the same performative technology may play many different roles, where each such role appeals to and works through a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mportantl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is appealed to, the CMIS-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eachers (un)consciously conducting particular forms of subjectivising work upon themselves, he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c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realisation (CMIS).  相似文献   
2.
中文译著中外国个人责任者标目的选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规范工作是图书馆编目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清华大学图书馆现已建立了名称规范文档,实现了规范控制,使得责任者标目的选取日趋规范,进一步增强了书目的检索功能和集中功能。在各种标目的选取中,中文译著中外国个人责任者的标目选取最为复杂,本文将从多方面对此进行探讨,并针对当前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部分竞技武术套路教练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套路教练员应该具备的思想素质和5种基本知识与能力。并阐述了各种素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旨在提高武术套路教练员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4.
积分肌电对青年男子股四头肌的疲劳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30名青年男子按不同负荷进行下肢运动至疲劳的肌电图进行全程监测,通过对不同阶段IEMG进行分析处理,旨在探讨利用表面肌电图对受训肌肉进行监测和机能分析的可行性。结果发现,在使用IEMG,变化比例评定负荷程度和疲劳状态时应以运动初期肌电达到稳定状态的结果为基础。在双侧肌肉同时进行力量练习时,若着重发展弱势腿力量应采用中小训练强度,而采用大强度的训练刺激增加优势腿力量。  相似文献   
5.
中外十项全能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成绩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比较分析等方法 ,对中外优秀十项全能运动员身体素质、成绩模式及身体素质指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找出影响我国十项全能成绩落后的主要因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男子十项全能运动员整体水平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数学认识论的进步日益显示出数学作为人类的一种文化建构的本质。现代性视域下的主体性观念有其自身的缺陷。数学知识观的演变赋予认识论许多新的意义。数学用无可辩驳的真理对人的终极性主体地位给予了一个令人满意的科学论证。  相似文献   
7.
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保证运动员更好地掌握复杂、先进的技术、战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而专项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特殊训练,又是致为关键的一环。采用测试的方法,对跆拳道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对专项活动水平起主要作用的身体素质特殊要求为:速度耐力、力量、灵敏、柔韧。为今后的跆拳道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和谐”是多方面的,它涉及人和自然、个人和群体、人和人以及社会和国家等多个方面。人和自然的和谐意味着,人的一切活动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之上。个人和群体的和谐意味着,自愿相互联合的个体和尊重个性的群体。人和人之间的和谐则要求社会各阶层必须相互开放,不得人为制造出知识和能力之外的障碍。公民社会和政治国家的和谐则要求:国家权力从公民社会中产生,而且后者对前者形成有效的制约。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给人的培养模式和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现代教育应既重视人的全面素质的培养,又不能忽视人的个性差异.要将全面发展与个性化统一起来,就必须从人性的双重性、时代发展与教育目标及内容的演化、全面发展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内涵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教育重心的转移,是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几个层面概述了作者的某些观点,以期与同行专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