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863篇
科学研究   52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0篇
综合类   7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ree languages are widely used in schools in Kenya – English, Kiswahili and Kenya Sign Language. Many pupils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are taught separately from the mainstream, in specialist settings. The fact that most of the formal teaching, assessment and examination processes in Kenyan schools rely upon spoken and written English compounds the separation of these pupils from the mainstream of education and, potentially, from the mainstream of society. In this article, Gertrude Wamae, graduate assistant in the Department of English and Linguistics at Kenyatta University, and Rachael Kang'ethe-Kamau,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at Kenyatta University,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hearing impairment and inclusion in the Kenyan context.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use of signed exact English would enhance opportunities for inclusion for those with hearing impairments and that programmes of teacher training need to take account of persuasive research in this area. The article closes with a plea for further research, carried out collaboratively by educationalists, linguists, teacher trainers and practitioners, to develop policies and practices suited to more inclusive futures.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a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clusive Education run by Maseno University in September 2002.  相似文献   
2.
从法科教育的属性谈起,分析当前我国法学本科教育中职业伦理教育的缺失及其严重后果。从重构法学教育的目标定位、建立高等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的良性互动、重视法学家的职业伦理教育三个方面详细论证如何实现法学本科职业伦理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的生物钟现象入手,根据生物钟的类型与意义,讨论了全球变化对生物钟的影响以及人为改变生物钟的后果,提出了本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人类应遵循自然规律、维持生物钟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现途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发展党内民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建立决策咨询制度,保障公民被选举权,建立行业提名方式,按倍数原则推选候选人,不断扩大直接选举范围,实行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制。  相似文献   
5.
学校的教学应从教师为中心转变为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内容、方法等方面有更大的选择余地。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加强自信心,把握机遇,培养独立性,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  相似文献   
6.
“一山一水一圣人”这一观念成说的形成,与“山”、“水”、“圣人”间内在的和时空上的关联密切相关。前者主要体现在三者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哺育和发展上,而后者在中国传统古籍有关记载中有着明确的印证。“一山一水一圣人”作为一个抽象概括的观念,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诗歌与新诗在譬喻修辞上的表现,可以论述者很多,而本论文则锁定在魏晋南北朝诗歌中,本体、喻体皆为视觉形象者,与新诗中本体为视觉形象,喻体为听觉形象与心觉者作一比较,来考察其中的相通与相异之处,其共通点在于,不管喻体为何,一个譬喻修辞就是一个意象,因此就能彰显出主、客之间的对待,并突出譬喻中的本体,也可以说就显示了作者对本体的认识、但是就其相异处而言,魏晋南北朝诗歌主要以视觉形象比拟视觉形象,较着重于“形似”、“以易知说明难知”;而新诗有时以听觉或以心觉来比拟视觉形象,则较着重于“神似”与“创新”,以及因知觉、心觉相沟通而造成的美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听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状况,寻求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方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工学院的151名学生和天津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的10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人际敏感和对他信任有很高的负相关;听障与否对人际敏感没有影响;专业对人际敏感有影响;男、女生在感情伤害和公共场合吃东西的感受上存在差异;聋人工学院的二年级学生人际敏感的受损程度明显小于一年级学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思想品德结构的分析,对思想品德这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的,由心理、思想和行为等三个子系统的多种要素构成的具有稳定倾向性的整体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音乐表演中的内心听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芳 《南平师专学报》2006,25(3):137-138,141
内心音乐听觉是音乐活动中的一种心理现象。内心音乐听觉与人的音乐知识经验的积累、对音乐感性体验的质量以及人的音乐审美情感都有着直接、内在的联系,是人在音乐表演活动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是音乐表演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心理基础和能力。内心音乐听觉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音乐表演等音乐表演活动的质量以及表演灵感的产生。内心音乐听觉在音乐表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内心音乐听觉这一心理学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高内心音乐听觉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