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教育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马丁提出的评价理论为框架对书评这一评价特征突出的语体从评价的三个子系统——态度、介入与级差进行分析,来揭示书评中实现评价意义的各种语言手段、挖掘书评中的态度资源。此外,采用De Carval-ho对英语书评语类结构的三分法,探讨了各种态度资源在不同语类结构中的分布特点。经过分析得出书评作者在不同的语类结构中使用态度资源的频率呈系统性变化。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为主体性、平等性、互动性的特点。运用网络媒介于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整合资源、搭建平等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新平台;优化环境、构建双向互动的教育过程;拓展载体、形成全方位、全员、全过程育人的局面,有效提升教育实效性,实现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3.
评价理论是在话语基调理论以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关于人际意义论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词汇—语法框架,是对话语人际意义研究的新突破。本文以评价理论为框架,以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为语料,从主体间立场的角度对英语学习者口头叙事作评价分析,以探讨评价理论对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化生存成为人们在现实生存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种生存方式。无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结构还是思维方式、价值理念等,网络化生存都具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并且呈现出虚拟与现实的交错、主体性与主体间性的兼容、科技与人文的对话等多种二重性表现。探讨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在网络化生存中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都拘囿于"主体——客体"二分的关系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认识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是"主体——主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确立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