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0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应用于莆田市的滑坡敏感性填图工作,并进行验证。利用莆田市滑坡现状图,得出导致滑坡灾害发生的5个影响因子,采用这些影响因子和识别出的滑坡,计算各个滑坡灾害影响因子的模糊隶属度;之后,应用各影响因子的模糊隶属度,得出各个单元的模糊隶属度,并以此来绘制滑坡敏感图,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不敏感区;最后,将成果图与现有的滑坡进行比较,来计算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当gamma算子λ=0.750时,精度最高,并且填图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而当gamma算子λ=0.975和λ=0.025时,吻合情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边坡安全监测的自动化,采用GT-MCU32型综合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通过GPRS或者CDMA无线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软件自动对测量数据进行换算,直接输出监测点位移量,完成对传感器数据的采集和监控;以滑坡/崩塌地质灾害的自动化监测为例,分析监测原理及监测方法,说明实行自动化监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三台县木材加工场建设工程位于三台县东塔镇罗家大石包。建设用地地质环境条件一般,存在的主要地质灾害有崩滑和地裂隙。综合分析了引起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详细分析各个因素的基础上做出了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价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为建设用地的工程建设适宜性提供了依据;并对工程建设可能发生或诱发、加剧的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土高原地域广袤,地形破碎,暴雨集中,地质灾害频发,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了诸多的困难.遥感作为一个先进技术已在区域地质灾害宏观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通过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能快速、准确的分辨和了解地质灾害的分布、规模及危害对象,对黄土高原区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以高空间分辨率的SPOT-5数据为例,分析了对黄土滑坡灾害遥感解译标志与信息提取,为黄土高原地区的遥感解译地质灾害提供示例.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考察和对历史文献考证,秦岭少华山北麓特大山崩的地貌特征、发生过程、形成机制的分析可以获得该山崩发生在更加古老的山崩堆积体(阜成山)当中。由于崩塌和原古堰塞湖水的即时下泻,使得山崩土石迅速转变为泥石流,从而形成由南向北纵长的巨大堆积体。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山崩的发生年代,是公元1072年11月3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九月丙寅日。  相似文献   
6.
设计抗滑设施,确定滑坡体推力的大小是关键.一种简易计算方法——逐段传递计算法,在实际中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黄石滩水库导流洞开挖中的两个地质工程问题。阐述了在具体地质环境条件下,形成这些问题的自然地质原因,分析了主观认识上的不足,相应设计与施工组织方面的失误。进一步剖析了地质工程的基本观点,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避免类似问题的原则意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等级公路不断向山区或复杂地形、地质条件地区延伸,滑坡引起的桥梁病害日渐增多,造成不小的损失,值得有关方面重视。文章根据山区泥石流、水毁、滑坡地区中小跨径桥梁合理孔跨布王方案的研究成果,列举了若干桥梁病害型式,在分析病害原因的基础上,研究对策,包括正确的地勘判断、合理选择桥位、桥型和孔跨布置以及防护措施等,同时介绍了一些成功处治的案例。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承压动态微粒群的矿床塌方风险监控模型,采用微粒群多目标约束的智能感知技术对塌方点进行准确的定位,将承压水振动强度最大值和压力最大值进行融合构建目标函数。粒子依据目标函数的适应值调整位置和速度,如果目标函数低于矿床塌方极限,则进行矿床塌方报警,完成矿床塌方风险的准确检测。实验结果说明,该种模型可在不同的承压水振动环境下对矿床塌方情况进行准确监控,提高了矿床塌方危险监控的精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李家湾大型滑坡治理为工程背景,采用“锚索+抗滑桩”的综合处治方案,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滑坡的数值模型并分析滑坡的塑性区、变形机理和特征,与支护后的坡体水平位移和塑性区云图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分析和治理大型滑坡的最有效途径之一。结果表明:(1)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大型滑坡的值模型,通过研究滑坡的塑性区和变形机理,数值模型结果与实际滑坡变形趋势及变形特征基本吻合;(2)未防护的边坡自坡顶至坡脚形成贯通的塑性区(潜在滑面),设置锚索-抗滑桩防护体系的坡体内未形成贯通塑性区,坡体位移趋于稳定,说明防护措施不但合理而且有效,同时为弥补工程经验不足而利用有限元软件模拟支护大型深部位移滑坡,为工程设计设计依据及经验参考;(3)适当的降低设计人员时间和工作量,该方法可为以后大型滑坡动态设计提供依据和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