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75篇
科学研究   1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6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色的演讲首先形象要美,这样才会给观众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为演讲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演讲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成败.所以演讲者的语言一定要美,并且演讲者口齿要清楚.控制好发音.使之优美动听.铿锵有力。演讲不但要传播思想,而且还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就要求演讲者使用准确、协调、优美、灵活自如的态势语言.做到态势美。  相似文献   
2.
只有掌握听课、评课的功能,掌握听课、评课的要件与原则,才能听好评、评好课,最终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扬州市图书馆为例,对历史文化名城图书馆,开展历史文化特色讲座的意义、内涵及运行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公共空间的重要载体,图书馆讲座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业务之一,直接参与了公共空间的构建.文章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详细阐述了图书馆讲座所负有的构建公共空间的内涵所指,及其历史现状,尝试为图书馆讲座确立新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5.
对工科硕士研究生随机过程课程教学内容的更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阐述了随机过程课程在研究生教育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并对课程内容更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为了直观地展示出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现状,文章以749篇硕士论文为研究样本,采用词频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战略坐标图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论述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研究热点、主题与趋势。结果发现:在网络学习环境和建构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以"微课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为代表的新型教学方法已经在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多种教学方法之间相互弥补自身"短板"逐步走向融合,已经成为完善与创新教学方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本文经对香港计算机科学与信息系统语料库的英语学术讲座分析发现,其宏观结构由六个互相交织、重复出现的环节组成,其中指示语篇方向、总结和评价三环节对语篇建构尤为重要,且有着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在措辞、语法和句式上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8.
张玲 《图书馆论坛》2020,(1):140-145
文章探讨图书馆学术讲座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作用。通过分析深圳市科技图书馆“大学城新论名家讲座”为科技创新服务的实践,提出图书馆学术讲座服务科技创新要重视受众需求、突出专业性、建立反馈与评价机制、拓展知识交流平台作用等策略。  相似文献   
9.
讲课比赛授课对象不仅是学生,重要的听众是评委。本文把评委当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的对手,只有征服对手才能赢得比赛。通过对"对手"的分析,归纳了比赛应从选讲内容、授课语言、PPT制作、授课节奏等方面努力来提高讲课效果。  相似文献   
10.
Jenna Van Sickle 《PRIMUS》2015,25(8):600-613
Abstrac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experience of a university professor who implemented flipped learning in two sections of college algebra courses for two semesters. It details how the courses were flipped, what technology was used, advantages, challenges, and results. It explains what students do outside of class, what they do inside class, and discusses what students thought of the course based on surveys and course evaluations. It also compares results on a similar final exam to those of a control grou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