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40篇
  免费   278篇
  国内免费   238篇
教育   7760篇
科学研究   1143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1569篇
综合类   1061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678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05篇
  2021年   190篇
  2020年   194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268篇
  2014年   686篇
  2013年   667篇
  2012年   879篇
  2011年   1005篇
  2010年   819篇
  2009年   689篇
  2008年   873篇
  2007年   1022篇
  2006年   1003篇
  2005年   863篇
  2004年   694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461篇
  2001年   350篇
  2000年   219篇
  1999年   52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9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遵循问题导向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立场;坚持体育强国建设要利用好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引领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结构和理论视角,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道路上不断上演着“创立、崛起、衰败”的三部曲,针对民营企业发展所遇瓶颈问题从五个方面加以分析,从而说明中国民营企业只有突破瓶颈才能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典权与不动产质权中几个主要问题的比较分析,认为它们作为两种基于不动产而建立的法律制度,虽各具特色,却具有功能上的一致性和替代性.并且认为从其演变史看,二者皆为农业社会的产物,在工业化和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其作用呈不断消退之势.  相似文献   
4.
对体育院校新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思考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武术专业更改为民族体育专业后,拓展了专业口径,扩大了知识面,但单科院校在扩大专业口径的同时,切不可丢掉专业的特色和失去专业水准,这是单科院校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条件.短时期内,本专业以武术为龙头、为主体的办学方针不可动摇.民族民间体育和传统体育养生两个专业方向,从开课之日起,就得解决师资、器材、场馆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谈研究生体育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我国研究生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了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为契机,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组织研究生参加体育俱乐部活动,使研究生体育工作制度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有了新的认识,健身活动已成为许多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健身活动实践中,也不断形成和发展出许多新的理念。仅就全民健身理念,终身体育理念、生物—心理—社会立体健身理念、娱乐健身理念和生态体育理念作一一分析。  相似文献   
7.
反腐败的本质问题是民主建设问题,要根治腐败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反腐败的民主机制,即反腐败一要靠民主,以社会制约权力,增强反腐败的基础和力量;二要讲民主,以权利制约权力,保证反腐败的效率和质量.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反腐败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8.
以邺都文化为视角 ,论述了自曹操建都邺城以来各朝代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武事与多民族武术文化的融合及撞击 ,试图廓清当前武术研究中对邺都历史上产生的有影响的武术活动发生地望、时代和人物习武经历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使之重现邺都武术文化多姿多彩的那段辉煌历史。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正确认识民族精神的特殊意义、内涵 ,探索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对于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不仅必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