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3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3369篇
科学研究   50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7篇
综合类   15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6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11篇
  2008年   274篇
  2007年   323篇
  2006年   299篇
  2005年   300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48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眠是生长在甘肃陇南地区的一位诗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波眠的乡土以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感悟表现了与这块土地上父老乡亲同体共命的感情。“倾诉与呼唤”是波眠乡土诗的主旋律。在艺术上 ,波眠的诗表现为特色鲜明的乡村事象与独特生命体验的同构谐生 ;同时 ,波眠的诗是凝重的 ,但一些诗在凝重中却又给人以孩子般的天真与清纯  相似文献   
2.
在璀璨耀目的唐诗中 ,寄夫诗是很有特色的。透过这些诗篇 ,让我们了解到 ,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里唐代妇女的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3.
提高教学质量是函授办学的生命线 ,而函授教育自学过程是保证函授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究竟采取何种措施才能让学员变依赖为自主 ;变被动为主动 ;变等待为进取。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 ,对所学知识真正消化、吸收、利用 ,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并使这一风气得以强化和延续。我校函授教学实施课后“大作业”的举措 ,既保证了教学质量 ,同时符合目前我国体育院校以及同类院校的实际情况 ,符合高等教育规律 ,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理念与节约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循环经济理论中的系统、经济、价值、生产、消费理念,是对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规律性认识。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用循环经济的理念着力构建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5.
从高适创作的艺术风格与本诗的形象体系,探索了《燕歌行》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及其艺术表现的结构美和修辞美。并且根据本诗中关于唐军主将本质性格的描写,结合《新唐书》中《张九龄传》、《张守珪传》的记载,明确高适创作此诗决不是为了讽刺张守珪,而是为了讽刺安禄山,由此,《燕歌行》的认识价值不可低估。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塑造出一个个性鲜明的东方巨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展现出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不断发展的革命现实的统一,真实地反映了时代精神,鼓舞和激励着全国人民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事业而献身。  相似文献   
7.
分析陆游“梦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深沉的爱国意蕴,解读他在苟安于一隅的南宋朝廷统治下虽无法实现光复国土的伟大抱负却始终抱有心系祖国安危、民族复兴的高尚情怀。“梦诗”的笔调是浪漫的,也是悲愤的;“梦诗”的内容有虚构的,更多的却是纪实。在“梦”这一荒诞的形式中流露出来的是陆游终身无法释怀的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8.
赵荣蔚 《图书馆论坛》2006,26(6):358-361
文章择取唐代著名诗僧寒山、皎然、灵一、灵澈、无可、贯休度齐己等七家诗文别集,从著者生平、文学成就、结集过程、体例编次、内容要旨度版本流传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网络诗歌蔚为壮观,创作上除继承了网络出现之前的中外传统诗歌的经验,在题材选择、遣词造句、谋篇布局、风格色彩等等艺术构思方面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特之处,既更具有强烈的个性化色彩,更注重下意识的挖掘,更强调表现复杂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0.
由《诗经》中有无史诗引出为何无长篇史诗的关键问题,《诗经》没有长篇史诗的原因较复杂,影响它的因素很多,特别是周人单一神教、人神分离的宗教思想,具有明确政治目的的采诗制度以及q-国诗歌重抒情、言简意赅的特点影响了长篇史诗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