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269篇
科学研究   7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通过国内外的献资料研究,并结合最新的心理研究成果,认为:活动动机是影响人们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影响体育锻炼的活动动机的心理因素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其中主要有目标刺激方面的、行为方面的、认知方面的以及社会环境方面。而且,这些因素贯彻于活动的始终;有些心理因素不仅有利于促进体育锻炼,而且对人的健康成长都会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由于机会路由能够利用无线信道的广播特性和有损特性,因此一直是提高无线网络路由性能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线多跳网络能量高效机会路由算法,该算法使得智能体能够通过训练学习最优的路由策略,以通过机会路由的方式减少传输时间,同时平衡能耗延长网络寿命。此外,本算法还可以极大地缓解冷启动问题并获得较好的初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当前的卫星资源分配方案大多为同步轨道卫星设计,针对低轨卫星的高动态特性,以及存在频率和功率资源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功率分配算法。首先对低轨卫星功率分配场景进行建模,引入一种时隙划分方案来简化低轨卫星的动态特性模型,进一步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算法的功率分配策略,该策略通过调节单颗低轨卫星各个波束中子载波的功率值,降低同频干扰,能达到提升低轨卫星频谱效率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收敛并达到稳定状态,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该方案能有效提升单颗低轨卫星的吞吐量,其频谱效率明显高于注水算法和Q学习算法。  相似文献   
4.
广东发展大厦人工挖孔灌注桩施工中,在穿越软弱土层,施工排水,持力层,入岩的确认以及桩芯混凝土质量控制等方面,为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所采取的有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硬质岩持力层埋藏较深的地区,大直径超长灌注桩在嵌入相对较浅的软质(破碎)岩后,再进行后压浆处理,可以明显提高承载力并减少沉降量。文章通过工程实例测试了在同一个工程场地上两种不同施工工艺的两组试验桩,对其测试数据和试验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优化设计方案,缩短工期,节省造价,并得到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避免今后类似工程盲目增加桩长、加大嵌入硬质岩深度而造成的工程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将双向偏压构件中的四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砼受压区简化为等效矩形,采用多排配筋且沿截面周边均匀对称配置来简化双向偏压的实用计算。  相似文献   
7.
对一道数学竞赛题的推广和对数学对偶性等问题的再论证,得到一个解决不等式问题的新方法。应用这一方法,不但给出了一些数学竞赛题求解的新方法,而且还对这些问题进行推广和论证。通过对这些不等式问题的求解和推广,展示了一个发现数学问题的思想方法———合情推理。应用这一方法,指出了一个数学竞赛问题的推广的错误,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并论证。  相似文献   
8.
当前,不少教师在应用负强化理论教学时,不能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灵活应变,有的还将之混同惩罚,甚至由于刺激方式单调而导致负面作用。从负强化的概念、实际意义及运用、注意事项等方面着手,借鉴当前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探索其应用于高职英语教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吕家坨矿三采区5383集中轨道巷注浆锚索应用实践,论述了锚注加固技术的原理、注浆材料、注浆有关技术参数以及注浆施工工艺,通过注浆前后对围岩物理力学特性的观测,检验了锚注加固效果,探讨了注浆锚索在吕家坨矿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行为主义视角下,用斯金纳的强化论来解释迷信形成的心理和行为机制,针对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迷信心理和行为,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强调心理学应注重对迷信心理和行为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