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四月以来,“染色馒头”事件在我国闹得沸沸扬扬,各大报纸上已出现了不同版本的译文。作为新词语,它传递着独特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加大了翻译的难度。通过分析其主要的英文表达方式,以期探讨“染色馒头”的恰当译法。  相似文献   
2.
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形式,盗窃罪法定刑的历史流变映射出不同的法律价值观。在当下以人为本的社会语境下,以维护财产利益的盗窃罪仍然固守着重刑主义的阵脚,显然不合时宜。如何实现盗窃罪法定刑理性化设计,已成为学者们应然性的思考。摒弃盗窃罪法定刑重刑倾向,合理确定盗窃罪数额标准,乃是盗窃罪法定刑走向合理化的必然路径。  相似文献   
3.
文言词"然"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词之一,"然"的用法和词性都比较复杂,对"然"的解释不能生搬硬套,应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理解、翻译。  相似文献   
4.
美学家洪毅然在1949年之前,对艺术教育的思考,既有理论上的探索,也有针对实际问题的解答.讨论艺术教育,须首先明确艺术教育的概念和艺术师范教育的范围.最主要的问题在于健全师资的缺乏.通过对四川省第一届至第五届学生美展的个案分析,可以见出艺术教育的诸种弊端.而欲图补偏救弊,就必须整顿艺术师范教育.与此同时,艺术课教师亦当有职业自觉和责任自觉.在此基础上,孔子的艺术教育思想,也就成为宗法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殷商甲骨文时期没有“然”字出现。西周金文时期,“然”的本义为“燃烧”,后来通过假借和虚化的方法新增了代词和连词的用法。这两种用法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断完善和结合,并且在合用代词“然”的情况中,经过语言的演变,“然”的实词义逐渐消退、虚化,让原本独立的两个词凝固成了一个单一的词汇。  相似文献   
6.
孟浩然的志趣、人格与陶渊明有着一脉相承的内在联系。陶渊明被称为“六朝第一流人物”,孟浩然对他十分崇尚。孟浩然崇尚陶渊明的主要缘由是二人有着共同的文人操守和共同的隐逸情趣。  相似文献   
7.
“然而”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双音词"然而"来源于代词"然"和连词"而"组成的语素序列。在上古汉语中,"然.而"的语境有四种类型:(甲)"S,然.而VP1者+VP2也";(乙)"S,然.而VP也";(丙)"S1,然.而S2";(丁)"S1,然而S2"。从历史演变的角度审视,这四种类型可以视为"然而"词汇化的四个阶段。甲式是"然.而"语素序列的原始形态,丁式是"然而"词汇化的终结,中间两式则是过渡。从"然.而"到"然而"的演变,正是在这四种语境中逐步酝酿完成的。语境中语义关系的变化和"然.而"后续成分的改变是促成这一演变结果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教材中的个别注释提出了自己的商补意见并加以论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9.
曹金萍 《科教文汇》2012,(19):19-19,83
本文主要介绍了企业办高职院校教职工政治思想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从构建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发挥企业文化的教育引导作用和注重人文关怀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0.
苏轼是唐诗批评史上“孟王优劣论”的始作俑者,他以“才学”说评论孟诗,影响既大,所受批评亦众。明代的“孟王优劣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以钟惺为代表的“孟不及王”说,其二为以李东阳为代表的“王不及孟”说。前者遭到了明清两朝诸多诗论家的质疑与辨驳,后者则为闻一多所支持。潘德舆是清代推崇孟浩然其人其诗的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