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89篇
科学研究   4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53篇
综合类   5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2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86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72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6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男排一攻实力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比较法,对参加1998年世界锦标赛的中国队的一攻实力进行了评估,为提高中国男排的竞技水平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男排的一攻实力弱于欧洲强队,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男排队员在扣球的个人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新时期体育价值观转变与体育本质、功能和目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体育价值观与体育本质、功能、目的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以体育价值观为主线,对新时期体育价值观转变与体育本质、功能和目的的关系作了辨证分析,旨在为我国体育基本理论建设提供新的切入点,为新时期我国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相似文献   
3.
为比较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的异同 ,对黑龙江省内外 9所大学的部分学生和省内主要城市厂矿、企事业单位、社区、街道等部分社会群众成员进行问卷调查、专访。并查阅有关图文资料 ,对大学体育与社会群众体育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 :在大学体育和群众体育这两个领域内 ,由于在时间、空间、地域和人文环境上 ,学习、工作和生活条件的不同 ,以及所受教育的程度不同 ,对体育运动的参与能力、参加活动的时间、场所及组织形式上、对健身目的认识和体育消费结构上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为进一步开展社会群众体育 ,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社会群众组织的投入 ,利用大学优势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 ;大力宣传健康与体育的关系和体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训练的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乒乓球前三板技术的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对提高乒乓球前三板技术的训练指导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上海有线男排发球与接发球效果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观察、比较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析上海有线男排的发球与接发球效果,并针对上海男排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今后训练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职教育的教学计划的制定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教育部长周济在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会议上的讲话也提出高职高专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对比后分析,我们认为只有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加大实践课的比重,才能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来。  相似文献   
7.
浅谈奥林匹克运动对现代体育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笔者认为奥林匹克思想体系不仅对整个奥林匹克运动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导向作用 ,而且也影响着现代体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 ,着重从奥林匹克主义 ,奥林匹克宗旨 ,奥林匹克精神角度对现代体育思想产生的影响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自然史类博物馆是中国近代以来出现最早的博物馆类型之一,中国最早的在华大英博物馆、徐家汇博物院、上海亚洲文会博物馆以及北疆博物院等都是自然史类的博物馆。深入考察这些博物馆建设之初的讨论,并对比这些博物馆建设者的具体意图和办馆实践,可以看出这些博物馆都以服务西方自然史研究为主要目的,但却有着不同的建设取向。这些自然史博物馆不仅为西方的自然史研究提供中国的标本资料,有的博物馆还成为了西方人在华开展自然史研究的平台,为西方提供自然史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土木工程专业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改革课程设置、实行“双语”教学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习外语是为了更好的交流,多元化的价值观和日益增多的人际交往使得沟通变得愈加重要。可以让对方理解的、成功的语言交际需要人们具备完成任务的能力和跨文化理解的能力(包括通过接触多种文化开拓眼界,理解并尊重其他文化)。传统的日语听说教学关注学生词汇、句型的掌握等,教学内容侧重日语能力考试的听力训练,也就是语言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新的教学理念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应用能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一般素养。本文在分析目前高职日语听说课程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专门用途英语理论,提出日语听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