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78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3429篇
科学研究   9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67篇
综合类   168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87篇
  2010年   259篇
  2009年   225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345篇
  2006年   315篇
  2005年   279篇
  2004年   267篇
  2003年   255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context of a word consists of the other words surrounding it and the situation in which it is used.When we come across a new word in our reading,instead of looking it up in a dictionary for its definition,we can guess its meaning from its context.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表明诗歌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不可译的,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即“力求近似”,在形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双宾动词与双宾语位置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汉语双宾动词与其所带的双宾语的位置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我们通过对古文献《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源于其他出处的语料的考查,认为这个观点基本上能成立。其原因主要有动词自身的意义、深层的语义结构关系、时间顺序原则、词性或语用因素的制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沈丽荣 《图书馆论坛》2008,28(1):137-140
从大学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内涵入手,分析大学图书馆员专业发展进程中的障碍,探讨大学图书馆员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5.
论学习化社会与图书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分析学习化社会的涵义与实质,论述实现学习化社会的基本途径,以及图书馆在实现学习化社会中作为基本设施的地位、作用和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7.
道德教育的期待:人之自我超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超越是人的生存本性。生活意义的超越是自我超越的基本涵义。自我超越的可能存在于人的两重化结构之中。引导人的自我超越是教育的根本使命。"我可能是什么"是教育要促使人永远向自己提出的问题。良心的召回是当代教育所面对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8.
中古、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具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对中古、近代汉语词义的考释,不仅直接服务于文献整理与汉语词汇史的研究,对补充和改进现代语文辞书的释义,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补充漏收义项,使释义更加完整;二、纠正不妥释义.使说解更加得体;三、揭示词义来源,说明释义的“所以然”。  相似文献   
9.
口译中译员的整体意义传递是口译质量评估中的要素之一.本研究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元功能理论,聚焦概念意义下的及物性,人际意义下的情态动词、人称代词,语篇意义下的衔接等研究变量,并利用UAM CorpusTool语料库工具,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考察三名职业译员与一名学生译员的英汉口译过程,探讨译员在口译中的意义协调...  相似文献   
10.
倡导"理解"与"生成"的现代课程知识观转型,要求课程改革更多地关照知识与人的生存意义之间的联系,提升人的精神生命。据此,面对"知识灌输"与"人文化成"之间的矛盾,高校德育课程目标设定应由实体思维转向过程思维,促进大学生的意义世界生成;课程内容设计应以问题意识为中心,回归生活;课程实施应以理解为基础,变知识灌输为平等对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