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篇
科学研究   4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传统产业是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在再工业化的背景下,重庆市传统产业升级还面临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品牌优势不突出、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集中度低等问题,应通过把传统产业升级融入重庆市五大功能区战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制造业信息化、军民融合发展、培育行业龙头企业以及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途径,促进重庆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新型工业化是西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必经途径,而西部地区传统工业所占比重较大,必须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再工业化和对传统工业的改造。本文在分析西部地区在工业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西部地区工业发展与工业结构的现状特征,提出西部工业再工业化模式与工业结构升级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3.
美国"再工业化"的实现路径突出高端制造业核心创新优势,将产业结构升级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强美国创新型经济增长动力的核心着力点在于,推动和发展高端制造业创新所需的技术资源、资本资源、人才资源、机制资源等高级生产要素以市场为导向发生配置结构的不断投入和革新,在高级生产要素配置结构的创造重组中发挥创新优势能够助力美国抢占并保持高端制造业的技术领先、研发领先和制造领先地位,实现驱动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周期。我国"高增长、低创新"的制造业要实现"创新驱动增长"之路仍然漫长,这意味着我国当前更应着力对高级生产要素这一类创新资源的投入配置,并调整制造业内部市场结构,为期待来临的大规模高技术创新做好充足筹谋,从而提升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体系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美国"再工业化"战略是在国内传统工业衰落、产业空洞化、对外贸易严重逆差以及经济衰退背景下提出的,目的不是要步回传统的工业化时代,而是开展对制造业材料、工艺、技术、动力能源、管理、服务形式、生产模式的一场创新活动,是对产业链中高附加值环节的再造,预示着一场由美国主导的新的产业革命的开始。重振制造业是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的核心;尽管面临经费投入多、结构性成本高、就业难度大、地区发展不平衡、就业人口老龄化以及工程师不足等困难,通过立法重振制造业、建立制造创新中心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制、改革教育与培训体制、加强知识产权与贸易保护等措施,"再工业化"已经对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就业状况等带来一定的影响。美国利用国内页岩气革命带来的能源低廉优势,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制造业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将使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制造业对美国制造业的成本竞争优势被削弱,技术差距拉大。为此,中国必须重视这场由美国主导的新一轮产业革命动向,借鉴其研发、投资经验与模式,推动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实现产业结构的高新化。  相似文献   
5.
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反思过去基于金融信贷高消费的模式,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在可持续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各国将发展制造业视为解决本国就业问题以及克服经济衰退、度过经济危机的关键。在这样背景下本文通过分析再工业化的动因及对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意义,进一步分析再工业化的进程,最后阐述再工业化的前景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以重振实体经济,德国出台"工业4.0"计划进一步加强工业竞争力,我国工业发展方式也亟需从投资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通过对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德国"工业4.0"计划进行系统分析与解构,发现其理论基础在于熊彼特创新。通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重新阐释,研究熊彼特创新对再工业化的作用机理,认为其关键在于产品、技术、组织、市场、原料五维创新改变技术-经济范式,对工业进行"创造性毁灭",实现工业的转型升级,进而构建一个包涵五维创新、动态传导机制、"三位一体"支撑体系的再工业化理论框架。鉴于此,中国应从技术研发、开发清洁能源、培育企业家精神、完善金融市场、建立包容性制度等方面再造工业,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  相似文献   
7.
未来数十年,以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为先导,一场全新的工业革命正在逐步展开,这将促成全球范围的工业格局改变。我国在新一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正积极的进入新工业革命,以信息化和自动化作为未来我国经济转型的基本方向,凭借新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飞跃化解老龄化危机,新工业革命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难题,本文在此作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