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9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玄言诗批评有别于两晋之时提出的"韵灵旨清"的审美标准。檀道鸾、沈约、江淹、刘勰、钟嵘等人物的批评,并非从其审美标准而言,而渐有以宗《诗》的儒家诗学标准评价玄言诗,且梁代前后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2.
数理统计的方法表明,金元山东词人入声韵应该分为月帖部、药铎部、屋烛部、昔职部、质物部5部,而不是像李爱平、宋洪民所分的3部。  相似文献   
3.
张金泉 《家教指南》2001,(1):151-160
1989年敦煌莫高窟B59窟发现了古韵书《排字韵》二叶。此韵书不见载,与《广韵》等比勘,当为唐五代以后的韵书。《排字韵》残存二叶52行,分韵依稀106部,是《广韵》略本之一种,并以《广韵》作了校补。  相似文献   
4.
共校正元曲曲文17条,其中《元刊杂剧三十种》2条,《脉望馆抄校本古今杂剧》10条,《元曲选》2条,《全元散曲》3条。  相似文献   
5.
声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主流样式。在中国百余年来波澜壮阔的现代性伟大历史变革中,新声诗始终呼应乃至推动着社会变革的大潮,歌唱新思想、歌唱新人物、歌唱新时代的伟大变革和激烈斗争。它成功地走过了学堂乐歌、救国战歌、建设颂歌、改革潮音四个阶段,出现了大量的长期活在亿万人民心头、口头的不朽诗篇。但迄今为止,它的思想、艺术成就仍未得到应有的评价并一直被排除在"新诗"之外。  相似文献   
6.
吴江派后期代表冯梦龙编选的南曲集《太霞新奏》,以"律必叶、韵必严"著称。《太霞新奏》的用韵分析显示,当时的南曲用韵虽体现南音,但大致遵循《中原音韵》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朱庆馀171首近体诗的用韵情况分析,可以归纳为23个韵部,基本上合于王力先生关于隋唐音系的特点,是隋唐音韵分合、转移情况的有力证明。诗人朱庆馀用韵较工整、简单,呈现出"承上启下"的过渡性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中晚唐诗人用韵情况。  相似文献   
8.
粤东潮汕五种闽南方言韵书音系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择了《潮声十五音》、《潮语十五音》、《击木知音》、《潮声十七音》和《新编潮汕方言十八音》等五种有代表性的潮汕方言韵书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历史比较法,把这些韵书与现代粤东潮汕各县市方言音系进行历史地比较,从而窥探其音系性质及其语音差异。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古诗英译总体来讲分为两大派,韵体派与散体派。韵体派代表许渊冲先生主张以诗体译诗,传递原诗的音美,意美,形美;而翁显良先生则是散体译诗的大手笔,主张抛却诗的韵律和形式的束缚,再现原诗的意象。本文以《春晓》的两个英译本为例,分析对比“诗体译诗”与“散体译诗”各自的得与失,提出由于翻译的目的不同,一诗可以多译,不必拘泥于“形意”之争。  相似文献   
10.
吕志鲁教授的《英语爱情名诗选译》,在诗歌翻译中具有保持文体风格的一致性、押韵技巧运用娴熟这两个显著的特点。诗歌翻译应在不违背原作内容、风格、形象的基础上,相对具有灵活性和创造性,即对结构作相应的调整,从而完美地再现原作的音韵、意境和深沉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