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37篇
科学研究   3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78篇
综合类   3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省大众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消费作为体育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和推动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整个群众体育发展的重要标志和象征。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居民消费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以追求运动健身和娱乐效果的参与性体育消费,正在向大众化转变,人们用于健身消费的支出逐年增加,而居民消费每增加1%,就可带动GDP增加0.5%。探讨体育消费与体育产业发展规律,为河南经济腾飞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对“非典”前后城镇居民体育行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非典”前后城镇居民体育行为变化主要有4种类型:终身型、继发终身型、波动型、游离型,具有明显的职业特征、年龄特征、学历特征和性别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开发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对苏州老城区居民健身活动场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苏州老城区社区体育环境设施已成为影响居民健身锻炼的主要原因之一,与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极不相称。针对苏州老城区的特点提出,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设施资源;结合古城区改造,规划好居民体育活动场所;加强社区体育组织管理;引导居民健身锻炼消费;经营性体育场所转变思路,将服务重点转向中老年群体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东部城市居民体育服务需求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郑芳  丛湖平 《体育科学》2005,25(6):26-29
采用资料调研和问卷调查等方法,研究我国东部城市居民的体育服务需求。结果显示,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制约着居民体育服务消费水平;闲暇时间较少是影响体育服务消费水平的关键因素;消费价格、兴趣爱好、文化程度以及消费群体的相互作用,都会对体育服务消费产生一定影响,据此提出拉动服务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社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我国城市居民休闲体育的社会影响因素,选择了广州、成都、南京、济南、太原五城市的1500名城市居民为调查对象,用性别、年龄、文化水平、职业、收入5个指标与“活动种类”、“活动目的”、“时间安排”、“活动频数”、“消费情况”以及“主观影响因素”7个变量进行交叉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6.
心血管内科疾病病情多变且突发急症多,使规范化培训带教困难,学员思维培养和技能掌握效果较差,因此传统的授课方法难以适应临床教学要求。本课题拟结合心内科疾病的特点,探讨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方式在心内科规培中的优越性及可行性。情景模拟结合案例教学能通过分析典型病例,深入理解疾病机制,在讨论中发散学习,形成立体的诊疗思维,并利用情景模拟训练临床技能,适应环境压力,适合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相似文献   
7.
陕南农村居民消费呈现出了支出增长强劲、消费结构多元化发展、特色消费兴起、居住环境快速改善等特点。同时还存在居民收入增幅有限、居民消费观念落后、消费水平在低层次徘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影响农村消费市场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政府要从改善民生、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大力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引导居民合理改善住房建设,拓展农村居民消费市场,改善消费环境,拉动特产消费需求,建立信用支持体系,培育农村资金市场,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利实现陕西"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从各种文献考证可知,柳宗元在永州生活十年,其寓所共三处,前四年住河东龙兴寺,后六年住河西愚溪两岸,先住愚堂一年,后居草堂五个年头(实际四年整,元和十年正月奉诏赴长安),其中"愚堂"具体地址,笔者认为柳子街说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9.
客家民居聚落是客家人对自身生存、生活环境进行精密思索创造的结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聚落环境被逐渐赋予关于自然、文化与社会的深远意义,成为客家文化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本文试从建成环境意义的角度出发,就客家民居聚落空间图式的系列形成过程探析客家民居聚落环境的意义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10.
吴敏 《闽江学院学报》2011,32(3):115-118
闽北与皖南北民居的建筑样式与装饰风格,存在着相同性与异同性,主要是由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经济交往、人员来往造成的。闽北民居建筑样式受移民文化的影响较大,因此,建筑样式呈现多种风格,除受到赣东北、浙西南的民居影响外,受皖南民居建筑的影响最大。装饰符号决定着民居建筑风格,闽北与皖南民居的异同,在于对装饰图形语境的表达上,通过对两地间的石雕图形比较,从深层次挖掘两地民居的文化特点及民居建筑装饰的异同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