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705篇
科学研究   47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10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n estimated 17.9 million people die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each year, representing 31% of all global deaths. Continuous non-invasive arterial pressure (CNAP) is essential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owever, it is difficult to achieve long-term CNAP monitoring with the daily use of current devices due to irritation of the skin as well as the lack of motion artifacts suppression. Here, we report a high-performance skin-like optoelectronic system integrated with ultra-thin flexible circuits to monitor CNAP. We introduce a theoretical model via the virtual work principle for predicting the precise blood pressure and suppressing motion artifacts, and propose optical difference in the frequency domain for stable optical measurements in terms of skin-like devices. We compare the results with the blood pressure acquired by invasive (intra-arterial)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for >1500 min in total on 44 subject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 The maximum absolute errors of diastolic and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were ±7/±10 mm Hg, respectively, in immobilized, and ±10/±14 mm Hg, respectively, in walking scenarios. These strategies provide advanced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techniques, which would directly address an unmet clinical need or daily use for a highly vulnerable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2.
修辞格在广告英语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告英语是一种有别于普通英语语篇的独具一格的应用文体语篇,广告英语的艺术感染力和社会经济效益取决于其语言的独特性。广告英语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修辞的魅力。广告英语的修辞魅力主要通过广告英语语篇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层面的辞格运用来表现。  相似文献   
3.
英汉互译中衔接手段的合理转换是实现译语语篇连贯的保证。然而在翻译实践中往往存在着转换失当的情况,从而影响了译文的连贯,甚至造成严重的错误。本文通过对一些翻译实例的分析,阐述造成翻译失当的原因,指出衔接手段合理转换对实现译文语篇连贯的重要性。本文还探讨了衔接手段转换的若干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西方语言修辞的发展史上,“受众”经历了由兴而衰、再由衰而兴的过程。而现代修辞理论、实践都以不同的方式重视受众及其在修辞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受众是修辞情景的核心因素之一。在修辞过程中,受众意识影响着修辞内容、形式的方方面面。因此,为了获得合意的修辞效果,修辞者需要考虑受众的功能需要并与之积极合作。  相似文献   
5.
试论文学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美文学在语言、文化背景、俚语及写作等方面对提高学生英语水平都有较大帮助,因此不可忽视英美文学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词的内涵意义是基于概念之上的意义,它总能引发出一种甚至多种联想:同一个词的内涵意义因人、因时、因文化而异,有的甚至大相径庭。因此,要准确地把握词的内涵意义需结合多种因素。另一方面,词的内涵意义的表现方式也复杂多样,而最常见的是与一些修辞手段的结合,从而取得特殊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7.
对与反问语气相关的副词“还”和“又”进行历时的溯源,它们在语法性质上的本质差别是“还”表示反问语气,“又”加强反问语气。二者在其他方面的异同表现及原因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8.
言语交际。信息传递,不都是简单的、单向的、固定的、一次性的。更多的。因此而更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乃是那些复杂的、双向的、随机的、多次传递方能完成的。因此,判定某处修辞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必须考察其在一个复杂的修辞流程中所起的作用,视其所造成的到底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如若其所造成的是正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生动、形象,都是失败的修辞;如若造成的是负反馈,那么,不管它多么朴拙、背谬,都是成功的修辞。  相似文献   
9.
深受民族文化影响和制约的修辞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辞活动,实际上就是言语交际活动。民族文化对修辞活动的影响和制约可以通过宏观比较的方法进行探究。在对天人关系的理解上,中国人主张天人合一,而西方人则主张天人相分;在人际关系方面,中国人注重等级制度和中庸之道,而西方人张扬个性、崇尚法制,重视个人的价值和自由。在修辞活动中呈现出的不胜枚举的个案性交际形态,迫使人们以得体性为归宿,调整在异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修辞策略。  相似文献   
10.
The ubiquity and educational potential of mobile applications are well acknowledged. This paper proposes six theory-based, pedagogical strategies to guide interaction design of mobile apps for young children. Also, to augment the capabilities of mobile devices, we used a humanoid robot integrated with a smartphone and developed an English-learning app that applied the design strategies to this environment. Our observations of children's one-on-one use support the promise of the strategies and the combined use of robots and mobile devices to be a viable option to help optimize mobile lear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