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651篇
  免费   504篇
  国内免费   463篇
教育   39101篇
科学研究   2783篇
各国文化   67篇
体育   3044篇
综合类   2828篇
文化理论   27篇
信息传播   176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909篇
  2020年   1134篇
  2019年   813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653篇
  2016年   747篇
  2015年   1172篇
  2014年   3375篇
  2013年   3887篇
  2012年   4444篇
  2011年   4403篇
  2010年   3293篇
  2009年   2908篇
  2008年   3398篇
  2007年   3465篇
  2006年   3225篇
  2005年   2730篇
  2004年   2279篇
  2003年   1957篇
  2002年   1425篇
  2001年   1095篇
  2000年   646篇
  1999年   205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d reliance upo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is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very foundations from which teacher subje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rguably though, the number of studies pointing to this risk or tendency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ones theorising why this should be the case. Further,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nd teacher subjectivities is theorise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th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re seldom brought to the fore. Based o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is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nd work through, by means of identifying, systematising and elaborating extant understandings of such mechanisms in the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ferred to as the CMIS-framework) which suggests that one and the same performative technology may play many different roles, where each such role appeals to and works through a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mportantl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is appealed to, the CMIS-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eachers (un)consciously conducting particular forms of subjectivising work upon themselves, he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c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realisation (CMIS).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辩证分析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的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进行了演绎与阐释。研究认为:在马克思唯物主义立场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坚持体育强国梦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脉相承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和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坚持在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遵循问题导向的唯物主义本体论立场;坚持体育强国建设要利用好国际与国内两种资源的唯物主义内外因辩证关系的立场。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新时代体育强国思想引领着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等领域的发展理念和价值,创新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结构和理论视角,为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新局面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3.
Data from China demonstrate that the effect of the number of siblings on education is restri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children’s gender, urban or rural household registration, whether there is only one child, the birth order of children within the family, and parents’ status. Chinese families have significant preferences for the eldest son and the youngest son. Moreover, research based on the natural experiment and instrumental variable approach suggests that market-oriented reform of education has increased the cost of family education expenditures since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 up, which further aggravate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education of having many siblings in an urban setting.  相似文献   
4.
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对此问题也相当重视,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在体育教学领域,开展有关专家型体育教师的研究,不仅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意义。借鉴心理学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及教学研究是培养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几条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基本思想,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校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并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对马来西亚华文独中学校体育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刚 《湖北体育科技》2003,22(2):156-157,160
中国传统文化是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外环境因素,它主要由儒家、道家和禅宗文化构成,具有中庸和平、泛道德性、人文精神、非独立性、静止停滞、乡土情结等特质,通过研究它的理性因素对学校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正面影响和非理性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来探讨在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关于中国男篮在世界大赛中成绩滑坡的原因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与理论分析等方法 ,对中国男篮在第 2 7届奥运会和第 14届男篮世锦赛上攻、防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发现中国男篮整体实力确有提高 ,尤其是内线实力明显增强。但由于我国对篮球本质认识上的偏差 ,过分追求队员高度而忽视速度、战术与技术训练 ,特别是外线控球能力的培养 ,结果比赛时内、外线脱节 ,整体攻、防节奏慢 ,不仅内线实力难以发挥 ,相反丢失了过去快速、灵活的优势与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 ,从主观认识、训练方法以及训练内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张汝舟先生语法论著强调汉语特点;重视语感;勇于探索;简明扼要。  相似文献   
9.
中国式摔跤是我国一项古老的民族体育运动项目 ,它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健身性和表演性 ,特别适合大众健身和比赛表演 ,深受我国广大群众的喜爱。随着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应该大力扶持这支民族体育的奇葩 ,使之重现勃勃生机 ,为全民健身和我国民族体育走向世界竞技体育舞台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与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设计和树立体育教师形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形象的内涵,这将对我国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