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由于地震勘探系列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内容抽象难以理解,致使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时间久易失去兴趣。所以以这一系列课程的问题为导向,引入PBL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持续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思维为目的,为地球物理领域培养适应国际化竞争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简要叙述互动式教学法的理论基础上,主要介绍"应用地震学"课教学中采用互动式教学的几个案例,因地制宜利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台湾海峡邻近地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三种重要天象与地震的关系,揭示出太阳活动与地震有一定关系,在太阳活动奇数周中地震活动强,双周中弱,太阳光活动与地震关系在本世纪40年代中有一个转折点,月相与地震发震似乎没有关系,地球自转速率变化与地震发震有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应用地震学"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特色专业的专业课之一。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飞速发展,目前的课程设置及授课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物探工作者的需求,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在简要介绍"应用地震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结合该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现状,阐述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与改革。同时,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探讨,为该课程的下一步的改革和建设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石耀霖院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1980年公派出国的留学生。他存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做了2年博士后,1988年回到祖国。他倾心研究地球科学,热心培养地学科技人才,回国13年成绩斐然,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相似文献   
6.
石油地震勘探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是管理上的一项极为重要的资源,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质量。所以能否有效的管理信息成为企业的首要问题,管理信息系统在强调管理、强调信息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得到普及。本系统的开发基本满足了企业信息管理的要求,提供的信息丰富准确,使管理工作的各环节能够顺利而有效的进行,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和可观的发展前景,极大地提高了企业信息管理的效率,是企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自动化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勘探地震学》形象化教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勘探地震学>课程不但具有很抽象的理论性,而且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本文探讨了在这门课中运用多媒体实现抽象理论形象化教学,分析了使用多媒体实现工程实例结合理论、算法教学的几个问题.多媒体是辅助教学的强有力工具,同时教学应以内容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选择最适合的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8.
地震学是固体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如何给本科学生上好这门课程,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能够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初步掌握有关的地震学研究方法,我们进行了一些探讨,认为关键是在教学组织中要基础理论与专业应用并重,充分反映两者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9.
应急地震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因孕震过程很难进行直接观测,人类对孕震过程及地震破裂起始过程了解尚少,地震的短临预报在短期难以取得突破。目前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采取的对策是,强化建筑物抗震设防、深化地震快速应急研究。应急地震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以最短的时间确定地震的位置及强度,利用现代通信的快速性,在破坏性地震波(主要是地震面波)达到之前几到几十秒的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一些人员财产损失,形成地震预警系统。应急地震学另一个重要内容则是地震灾害的快速估计,即利用国家及全球的地震波形信息,结合地震灾区的强地面震动记录,快速确定地震的起始、终止时间、地点及能量释放的具体过程,结合当地地质结构信息,从而估计各地区可能的受灾程度,为合理分配救灾资源提供第一手资料。在进一步加密我国地震台网的基础上,在东部平原大都市地区我国应可实现强震(6.5级以上)发生后20秒内快速确定震中及震级,实现地震极早期预警。同时可在几小时内确定地震能量释放过程,形成地面震动理论评估图(shakemap),按照灾情程度合理分配救灾资源,提高救灾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