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30年代,基于政治、地理及经济等因素,加之世界经济危机风暴的冲击,粤港两地走私现象日趋猖獗。这不但严重影响了粤港间的正常贸易活动,也造成国货滞销,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庚子年间,法驻滇领事方苏雅以西南民众仇教、反洋风潮日益高涨亟需"自卫"为由,无视《中法越南边界通商章程》的规定,"强运军火"入滇。中、法方就方苏雅"私携武器"的正当性、武器的存留权问题争执不休,矛盾日益激化,"昆明教案"随即爆发。在整个事件进程中,署理云贵总督丁振铎既暗中鼓励民众掀起反洋风潮,又以"力顾和局"为基,有效地控制着各种反洋势力。  相似文献   
3.
走私物品有其市场是因为购买走私物品可以获得更多的消费者剩余,而走私的存在影响国内生产供应,扰乱市场秩序,破坏竞争,减少财政收入,损害国家利益,所以它是危害极大的犯罪行为.高额利润的存在是走私经常发生的根本原因,体制不健全,打击不力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根治走私的对策是制定合理的进口政策,营造公平的国际市场竞争秩序,加大对走私的查处力度.  相似文献   
4.
刘平的《走私档案》是一部反贪佳作 ,小说以扣人心弦的情节结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细致入微的心理刻画 ,生动地叙述了一场走私与反走私的惊心动魄的斗争 ,突出了反走私反腐败的重大主题 ,并深入探析了腐败产生的人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5.
华中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创建并发展起来的敌后抗日根据地。抗战期间,日伪不仅加紧对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经济封锁。而且还猖狂地进行各种走私活动,企图弱化我根据地军民的抗战力量。为保持根据地军民抗战经济力,华中抗日根据地政权非常重视反走私斗争,主要是针对粮食、毒品、货币和食盐等物资的缉私。通过强化缉私组织机构建设、建立健全缉私规章制度、构建高效廉洁的缉私队伍等一系列举措,有效地遏制了走私活动的泛滥,增强了华中抗日根据地的抗战实力。华中抗日根据地的缉私工作虽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其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个经济运作模式,加工贸易确实给我国,尤其在“珠三角”、“长三角”一些地方的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在相当程度上模糊了人们对加工贸易走私危害的严重性的认识。本文描述了东莞市加工贸易渠道走私犯罪的现状、特点,在此基础上,列举、分析了司法、执法中存在的客观困难和人为因素问题,剖析原因并提出了有效打击加工贸易走私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东南沿海地区偷渡活动产生的原因既有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原因、经济原因、政治原因,又有国际原因。当前应着眼于健全法律,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全社会对偷渡行为危害性的认识,严格加强边境管理和进行反偷渡犯罪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珠海和澳门唇齿相依,经济往来频繁,走私活动也十分猖獗,两地海关和警方有必要开展刑事司法合作。实践证明,合作才能有效地遏制走私犯罪。但两地存在法域冲突和执法差异,克服这些障碍,是两地必须共同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单位走私犯罪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犯罪形式。本文探讨了境外公司能否成为单位走私犯罪的主体、个人跨几个单位走私犯罪的认定、单位和个人混合走私的认定、如何理解单位走私犯罪中的“主要环节”、“主要作用”、“重要作用”、关于单位走私犯罪后发生分立、合并或者其他资产重组情形以及单位被依法注销、宣告破产等情况下,如何追究刑事责任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中国明代时期,朝鲜与明朝之间的使臣走私贸易曾经十分活跃,但由于政治和军事上的藩属关系,两国使臣的走私贸易也具有了不平等性质。作为个人行为,明朝使臣的走私贸易虽然具有"掠夺"性质,给朝鲜政府和人民带来经济负担和痛苦,但这种个人行为却与有着政府背景的朝鲜使臣的走私贸易共同解决了朝鲜政府和人民在军事、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各种需求,客观上起到了互通有无,相互交流,满足社会需求的积极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朝鲜社会的的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