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教育   19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梦》是一部女性的悲剧 ,很多女性在封建统治、封建文化的双重压迫下死去 ,鸳鸯、司棋、尤三姐的死尤其悲壮。她们看透了封建统治、封建文化的天罗地网 ,与其任人宰割 ,不如主动消灭自己的形骸———以一死保障了自己的意志的自由 ,让统治者目瞪口呆 ,捍卫了自己的人格尊严  相似文献   
2.
“生命”作为沈从文小说浪漫色彩的维度之一,成为研究沈从文小说浪漫情怀的重要切入点。对于“生命”这一抽象概念,可以从血性生命力、直面和体验“死亡”、至善至真的爱情、粗糙而优美的灵魂四个方面来管窥其“生命”之“理”。这种“生命”背后有“神”的痕迹,也有“庄严”的理趣,流露着作家的“浪漫情怀”。  相似文献   
3.
《史记》悲剧人物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以其数以百计的悲剧人物吸引了众多学者的关注目光。他们的一生都在与天命、与生死、与现实的搏斗中度过的,而他们在面对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大义凛然、顽强抗争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也正是有了他们,《史记》才显示出一种苍远而悲壮的悲剧意识。  相似文献   
4.
《报任安书》隐含了极其丰富的人生意蕴,它以悲壮淋漓的行文意气,表述了司马迁“扬名显身”的人生道路、“重于泰山”的生死决择、“发愤”作史的著书理论,集中体现了司马迁悲壮浓烈的人生构建,成为永世垂范的生命模式。  相似文献   
5.
作为中国文学浪漫主义源头的屈骚,其诗歌意境的营造主要借助于自然形态、社会形态、历史形态、神话形态这四大精神家园之媒介,在诗人溯古探今、上天入地的不息追寻中,强烈抒发怀才不遇、忧国忧民、固持操守、忠君爱国的深厚感情,从而形成具有崇高、悲壮、凄怆意蕴的屈骚意境审美特征。屈骚意境,经过杜甫的潜心揣摩与自然融通,形成了其诗所蕴含的崇高悲壮、沉郁顿挫风格的意境之美,从而使其诗歌别具骚雅之魂魄而焕发出空前的艺术生命光彩。  相似文献   
6.
范仲淹的词,一扫五代以来婉约柔靡之词风,突破了宫庭豪门,都会市场、风花雪月、儿女情长的局限,将题材拓宽到边塞的广阔天地,首先把国家、社会的重大问题反映于词的领域之中,从而奏出了苏、辛豪放词风的序曲,为宋词的发展开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7.
肖邦《g小调第一叙事曲》充满了悲剧性色彩,作品优美悲伤的歌调、甜蜜柔美的抒情、轻盈华丽的炫技、灿烂丰美的热情、戏剧化的急板以及悲剧性的结尾都极富叙事性特点,而其中的民族性、英雄性与悲壮性更是作品所潜藏的深刻音乐内涵。  相似文献   
8.
鲁迅文集的题名精妙绝伦。本文对这些题名一一作了洞幽烛微的解读探析,并试图以“丰蕴的浓缩”、“庄严的幽默”、“诗化的激情”等三项审美的提炼,来揭示鲁迅文集题名的美学品质。  相似文献   
9.
蔡其矫用生命写诗,在诗中演绎生命的美丽,其悲壮美、柔婉美、理性美的不同风采,都发源于诗人纯真的人格,统一在审美升华上。其三美的成因,既有时代影响,又有题材因素,还有诗人自己的心灵感应和人格表现,特别是真善与大爱的包容和支撑。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选址、布局、水源、动物、植物以及仿名园于一园等方面叙述避暑山庄独具一格的园林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