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63篇
科学研究   25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24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头悖论"是无神论者反击一神论的一个重要论证,不但是宗教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且具有重要的逻辑研究价值。玛弗罗迪斯式逻辑分析存在重大缺陷,未能准确地揭示"石头悖论"的逻辑结构。借鉴萨维奇有关"石头悖论"的认识,"石头悖论"的真实逻辑结构得以显示,也进而得以顺利破解。通过"石头悖论"这一宗教哲学研究的典型案例,逻辑分析作为宗教哲学一条重要进路的地位得以自然彰显,逻辑分析进路影响到语言范式的转变和推理、论证规则的选取。  相似文献   
2.
《聊斋志异》中"龁石篇"记载的是道士王嘉禄"啖石为饭"一事,其"本事"源于王渔洋的《池北偶记》。主人公王嘉禄史上实有其人,"龁石"的细节与中医书籍里所记载的"服云母"养生法完全吻合,王道士的"遍体生毛"又与古籍记载相映照。"龁石"篇是对道医体系中"服云母"养生法的记录。  相似文献   
3.
四川隆昌被誉为“中国石牌坊之乡”,现存17座明清时期的石牌坊。古驿道、移民大族、地方官僚、隆昌青石、民房与牌坊的关系这几个恰到好处的因素共同构成了隆昌蔚为壮观的石牌坊群。  相似文献   
4.
《大唐龙兴观灯台颂并序》石刻是一件记载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青州州县官员集体尊崇道佛二教事迹的珍贵历史文物,具有补史之缺、证史之实、纠史之谬的重要历史价值。从石刻出土地点发现了唐代青州龙兴观遗址,填补了青州道教研究的一个空白。  相似文献   
5.
明代乐律学家朱载堉神道碑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载堉是我国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在世界上首创了十二平均律理论。朱载堉神道碑原存于朱载堉墓地,即沁阳市东北九峰山下。神道碑由我国明代名书法家王铎撰并书舟,详述了朱载堉世系、生平事迹和学术成果,是研究朱载堉学术思想的重要献资料,对纠补正史之漏误有重要的价值。朱载堉神道碑在清代《怀庆府志》、《河内县志》中,均有录。  相似文献   
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应用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奠定了基础。而社会调查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对新形势下历史教学法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7.
基于多年的教学管理、实验教学管理及相关的数据统计、兄弟院校的调研、分析思考后提出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探讨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民间剪纸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态,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剪纸发展到今天,已经走到了一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时期。刻纸作为剪纸的一大艺术派系,特别是金坛刻纸作为民间剪纸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民间基础。对金坛刻纸当下多元化的生存状态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民间剪纸的现代转型进行粗浅的探究与思考,有利于金坛刻纸较好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的玉雕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阳市地处中原,拥有丰富的玉雕资源,其利用资源优势把特色文化注入特色产业,通过嫁接融合提升特色经济内涵,有力地促进了玉雕产业的快速发展。在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加强对玉雕人才的培养,完善当地的玉雕产业市场发展秩序。南阳市的玉雕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特点与优势,相对也存在缺乏创新和怎样完善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等问题,当前的首要目的就是怎样合理利用有利资源解决这些问题,为南阳市的玉雕产业有利发展扫清道路。  相似文献   
10.
南阳汉画是汉代流行在南阳地区贵族、地主、商人阶层间的一种墓葬装饰艺术,是南阳本地传统文化和春秋战国时期楚、巴蜀、中原文化等长期融合的结晶。汉画"牛虎戏"图像充分体现了这种交融:牛作为辟邪神兽映射出南阳地方文化因素,白虎作为辟邪图案映射出巴文化因素,熊作为辟邪图案映射出楚文化因素。文化交融是南阳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南阳的地理位置、人口的流动性以及发达的商贸经济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是这种文化交融的基础,正是这种交融促成了南阳文化的个性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