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1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对清初画派“四王”争论颇多,人们一直认为他们是复古主义者,形式主义者,只会临、摹、仿、抚四大本领,只会把古人丘壑搬来搬去组合画面。他们的出现阻碍了中国绘画的发展。本文作者将分三个专题为“四王”辩护,以见出“四王”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立西汉皇朝后,汉高祖刘邦论功行赏,陆续分封了八个异姓诸侯王。可不久诸王纷纷起兵叛乱,高祖便对其逐一平定,至去世前基本使异姓诸侯王问题得以解决。本文通过对汉初异姓诸侯王历史发展进程的论述,从诸王悖逆与高祖仁义的全新视角,深入挖掘和阐释汉高祖和异姓诸王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政治军事关系,而旨于矫正汉高祖大肆诛杀功臣这一偏颇和传统的历史认知。  相似文献   
3.
至今所见,中原姓氏入闽迁台之相关研究,在海峡两岸先后出现三个研究视角。先是福建地方史研究中涉及的中原姓氏入闽问题,此类研究,最早可追溯到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等闽籍学者对福建民间家族再造中关于"闽祖光州固始"的回应。再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的跨区域移民史研究,尤其是闽台学者对闽南、客家姓氏祖地及姓氏播迁的溯源研究。然后是20世纪80年代,随着两岸关系缓和及闽台同胞寻根活动之开展,由豫、闽、台三地学者共同推动的两岸关系视角下的中原姓氏入闽迁台研究。由福建地方史向跨区域移民史和两岸关系研究视角之转移,总体上呈现为历史向文化演进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姓氏的发展源远流长,姓氏文化蕴籍丰厚,是中国古代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姓氏的发端一是表明身份、地位;二是区别婚姻.自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形式多样的赐姓制度,使中国的姓氏不断增加.秦汉之际,姓与氏开始混为一谈,以氏代姓普遍出现,姓氏逐步稳定成现有的体制.中国姓氏多达6362个,但大姓比较集中,<百家姓>收录468个姓氏可以涵盖全国人口90%左右.  相似文献   
5.
中国历史上曾流行五姓相宅术,五姓的划分依据中国古代音律学的五声或五音,但主要是汉代普遍信仰的五行观念,根据五姓的五行属性与宅的五行属性的相生相克关系及五行的旺相休囚来判定宅的吉凶宜忌,五姓宅的吉凶主要是据大门的方向、数量而定的。它起源于汉朝的图宅术,盛于隋唐、北宋,到明清逐渐式微。五姓相宅术所运用的相生相克虽然也是一种辩证关系,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将其运用于人间吉凶的判定,尤其是与五姓结合,更是牵强附会。  相似文献   
6.
前人对周代命氏方式众说纷纭,周代命氏方式应大体分为10类,包括以国、以邑、以字、以官、以名、以居、以谥、以爵、以身份、复氏诸种。并考订了各种命氏方式的产生根源和应用规则,对前人的某些误说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7.
刘世华 《新闻界》2008,(6):193-194
新闻标题出彩的技巧有很多,其中巧借成语入题,用“衍名”法拟题可使新闻标题一语中的、精炼传神、新鲜有趣.让人一目了然、过目难忘。  相似文献   
8.
历史时期的汝南郡,因商周诸侯王国林立和汉代经济、文化繁荣,历史名人辈出,成为我国历史望族和姓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袁、周、许等20余姓均起源与汝南或和汝南有着密切关系。近两千年以来,这些家族迁居到世界各地仍不忘家族故园,自称郡望汝南、祠堂使用汝南堂的堂号表示纪念家族起源,使家族文化得以永恒传承,形成了独特的汝南姓氏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9.
北京国家图书馆所藏BD08679号氏族谱文书是研究中国古代士族发展的重要原始资料,备受学界重视。学界关于此文书年代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至今仍有不同观点。此文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文书的编撰年代做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该文书的编撰年代在唐朝初期,以贞观八年(634)最为可能。  相似文献   
10.
透过汉语表层结构释读其深层文化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民族化的一面镜子,它积淀着创造它的民族的历史。从不同民族的语言形式、表述习惯可看出其深层的化底蕴。汉语言发展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始终渗透着民族化发展信息。具体看:从词语的语源和演变推溯化的痕迹;人造字心理透析民族化传统;从汉字的构造折射出民族化心态;从姓氏来源看宗教化信仰。可见,汉语言字从其产生起就在方方面面展示着中国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