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705篇
  免费   416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教育   23954篇
科学研究   1385篇
各国文化   71篇
体育   1828篇
综合类   1302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74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248篇
  2021年   481篇
  2020年   776篇
  2019年   649篇
  2018年   668篇
  2017年   638篇
  2016年   692篇
  2015年   787篇
  2014年   2389篇
  2013年   3532篇
  2012年   3432篇
  2011年   2426篇
  2010年   1886篇
  2009年   1581篇
  2008年   1832篇
  2007年   1313篇
  2006年   1221篇
  2005年   1085篇
  2004年   994篇
  2003年   960篇
  2002年   656篇
  2001年   427篇
  2000年   267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an increased reliance upo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is currently transforming the very foundations from which teacher subjectivities are constructed. Arguably though, the number of studies pointing to this risk or tendency is considerably larger than the ones theorising why this should be the case. Further, in those cases whe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nd teacher subjectivities is theorised,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th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re seldom brought to the fore. Based on thi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theorise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s that performative technologies appeal to and work through, by means of identifying, systematising and elaborating extant understandings of such mechanisms in the critical educational literature. The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a conceptual framework (referred to as the CMIS-framework) which suggests that one and the same performative technology may play many different roles, where each such role appeals to and works through a particular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Importantly, depending on the type of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that is appealed to, the CMIS-framework suggests that this will lead to teachers (un)consciously conducting particular forms of subjectivising work upon themselves, here referred to as compliance, mirroring, identification and self-realisation (CMIS).  相似文献   
2.
随着新一轮教改工作在我国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体育已经成为各地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就目前来看,为进一步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效率,兴趣化游戏教学已经逐步被引入实际教学工作中,该教学模式可以冲破传统教条主义教学思维的拘束,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当今时代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3.
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已成为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的重点研究领域。国内,对此问题也相当重视,正在积极开展研究。在体育教学领域,开展有关专家型体育教师的研究,不仅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和体育教师的进修培训具有现实的指导价值,而且对培养各级各类体育人才,加速我国体育事业的现代化进程也有着重要意义。借鉴心理学对专家型教师的研究成果,教学观摩、微型教学、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反思及教学研究是培养专家型体育教师的几条有效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4.
女子大众艺术健身操锻炼效果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 6 0名 18岁以上女子为研究对象 ,采用自编的四套大众艺术健身操 ,每周进行三次练习 ,每次 6 0分钟。持续练习 8周。结果表明 :大众艺术健身操练习可以减小女子身体各部位的围度 ,具有改善女子的形体特征的作用。不仅有非常明显的减肥作用 ,而且具有增加瘦体重从而改变身体成分 ,达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于体重超重和肥胖者 ,减肥和降体重 ,改善身体成分的作用更为显著。大众艺术健身操对提高女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机能水平也有一定的作用。对提高女子的力量、灵敏性、平衡能力及反应速度等身体素质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临场技术统计、电视录像观察和逻辑分析,以及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对第14届男子篮球世锦赛中国男篮与外国男篮(前四名)优秀后卫队员技术运用的能力进行比较分析,旨在对比和寻找目前中外优秀后卫队员在技术运用能力上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学校体育发展的研究与分析,系统地阐述了设计和树立体育教师形象的必要性,并提出了新形势下体育教师形象的内涵,这将对我国学校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影响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三要素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育改革最终需依赖体育教师参与执行,体育教师作为体育教育改革的要素,势必成为体育教育改革的对象与主体,这需要掌握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在要素,并建立起使体育教师主动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促进系统。本研究就体育教师自身的改革与完善,体育教师主动参与性,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内在选择系统,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改革的促进系统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揭示了影响体育教师参与体育教育改革的某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师专业化背景下反思型体育教师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霍军 《湖北体育科技》2006,25(6):723-725
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成为反思型教师,而反思型教师的成熟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的锻炼和促进,只有将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加以反思,才能探寻到根源,使主体的合理性水平得到提升和拓宽.体育教师要坚持积极的自我反思与实践,以主体身份投入其中,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逐步养成教育反思的习惯,建立自我反思机制,成为反思型教师,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国民体质与军人体质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对国内外国民体质与军人体质研究现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今体质研究的发展趋势,并对军人体质研究工作提出了若干设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泉州市55所中学新任体育教师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新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接近国家规定要求;学缘结构呈多元化发展趋势;新任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有待提高;新任教师中存在着专业思想不稳定因素;岗前和职后培训工作需加强。对策:建立终身学习的专业意识,提高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进一步优化教师的学缘结构;加强新任教师师德教育;探索实现职前培养、岗前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