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04988篇 |
免费 | 980篇 |
国内免费 | 467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83456篇 |
科学研究 | 6977篇 |
各国文化 | 76篇 |
体育 | 5414篇 |
综合类 | 7265篇 |
文化理论 | 51篇 |
信息传播 | 319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0篇 |
2024年 | 174篇 |
2023年 | 296篇 |
2022年 | 515篇 |
2021年 | 797篇 |
2020年 | 1199篇 |
2019年 | 867篇 |
2018年 | 426篇 |
2017年 | 474篇 |
2016年 | 746篇 |
2015年 | 2422篇 |
2014年 | 6157篇 |
2013年 | 5527篇 |
2012年 | 7722篇 |
2011年 | 8097篇 |
2010年 | 6410篇 |
2009年 | 5772篇 |
2008年 | 7001篇 |
2007年 | 8817篇 |
2006年 | 8680篇 |
2005年 | 7960篇 |
2004年 | 7072篇 |
2003年 | 6138篇 |
2002年 | 5018篇 |
2001年 | 3927篇 |
2000年 | 2135篇 |
1999年 | 688篇 |
1998年 | 278篇 |
1997年 | 257篇 |
1996年 | 278篇 |
1995年 | 111篇 |
1994年 | 110篇 |
1993年 | 87篇 |
1992年 | 61篇 |
1991年 | 37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6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3篇 |
1957年 | 4篇 |
192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志超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4,(1)
采用文献法考探了《陈希夷导引坐功图势》的由来;提出它是对前人导引术势的精选、提炼、增删和重构,是医疗导引的一个新分支,既不同于散式导引,又不同于套路式导引;它的形成,标志着医疗导引发展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由经验领域进入理论领域;它在医疗导引发展中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养牛和健身都有重大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参加2012~2013赛季CBA总决赛的2支队伍广东队与山东队为例,采用录像观察法、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队4场比赛中主要上场队员的技术统计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外援占据着绝对上场时间,本土年轻球员上场时间得不到保障,外援的强势与本土年轻队员自身实力的差距以及外援与本土球员待遇差距过大等因素是影响CBA联赛中外援与本土球员和谐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聂志军 《广西梧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1):25-29
以洛阳出土的唐代景教石刻《幢记》中的“举大事”为引子,结合唐代墓志中的其它语料,从语言学的角度进行考察,梳理出“举大事”的词义演变过程,得出“举大事”有“定葬”义,并揭示其内在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曾竹青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翻译活动有模拟信息 ,揭示思维模式 ,提供审美乐趣 ,丰富译入语等几大功能。直译在这几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忠于原作的直译能丰富我们的语法和词汇 ,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对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文体风格能起革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周燕春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0,(4):25-28
被誉为"程学正宗"的杨时,是南宋之际理学的重要传人。他非常推崇《中庸》一书,特别对其中"诚"这一价值核心进行了清晰而明确的阐发。在兼综二程"诚"说的基础上,杨时积极探寻"诚"的内涵,力求通过"诚之"的工夫即"致曲"将作为本体的天道与作为主体的人道统一起来,同时把"诚"论加以推衍,将《中庸》"诚"说与《大学》"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道联结起来阐释"合内外之道"。杨时的思想承洛启闽,对后世特别是朱熹和王阳明的思想起到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建立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也是完善司法制度的要求。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可行性,同时,这种制度也更有利于保障行政公益诉讼功能的发挥。此外,可以通过对国外制度的考察和借鉴,来构建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具体制度。 相似文献
8.
韩翠玲 《合肥教育学院学报》2010,(1):19-21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愈益繁荣,商人阶层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士农工商”的传统阶层界限被逐渐打破,商人享有的权利比以往更广泛。徽州作为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典型的区域,随着徽商活动领域和范围的不断拓展,家中日常琐事几乎都由徽商妇人来完成的。同时,徽商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家庭角色,男耕女织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她们与商品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其劳作的各方面都受到市场需求的支配。 相似文献
9.
在近代新式教育洪流的裹挟下,构成明清徽州教育资源主要内容的族学,接受新式教育思想,推广新式教育体制,教学内容与教学程式发生深刻变化,开启了近代转型的步伐。清末徽州族学的转型建立在对传统族学资源充分利用的基础之上,先前维系族学发展的各种款项被悉数移作学堂经费,从中不难看出徽州宗族兴学重教传统的一贯延续。时代局限性与乡村社会的实际运行特点,决定了清未徽州族学的转型只是一个开端,进入民国以后,新式族学依然担纲基层社会初等教育重任并继续保持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支部建在连上"是"党指挥枪"原则落实到基层,"达于士兵"的最佳组织形式和制度机制。抓好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基层建设核心,抓住了部队全局关键的一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