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学以“悲剧美感”取代传统的“优美美感”的主导地位,因为悲剧美感有利于我们民族灵魂的改造。这种悲剧美感与西方现代悲剧美感相比,虽有相通之处,更有质的不同。这种悲剧美感的主要情感是“悲凉”,这是由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我们民族灵魂的变革都极其艰难造成的。除“悲凉”外,还有“悲壮”和“悲喜剧结合”也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2.
死亡意识是曹禺剧作中主要的悲剧因素,曹禺作品中人物的悲剧形式及死亡意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希望的破灭与自我抗争;理想的归宿与自我救赎;沉重的负荷与自我解脱;伦理的重压与自我毁灭;罪恶的黑手与无辜的牺牲。  相似文献   
3.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一直被文学界析介为诠释和确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范例.本文将从小说中家庭各个成员的悲剧性命运剖析莫瑞尔夫妇婚姻的裂变和他们的儿子们的病状成长过程,审视英国工业文明进程的孽果,指出"正是资本主义工业化和非人的劳动条件、冷漠的生活状态扭曲了人们的精神世界,破坏了家庭的和谐,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他们的不幸在本质上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他们的悲剧也是英国工业文明的悲剧.  相似文献   
4.
妇女对悲剧命运的抗争在文学史上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在各种压迫面前,女性表现出相似的反抗态势.美狄亚、费德尔与繁漪所处的时代不同,地域空间相异,但她们的遭遇与不幸、反抗与斗争却十分相似,在各自的婚姻爱情体验中都存在相似的精神压抑与极大的苦闷.  相似文献   
5.
声乐套曲《冬之旅》是19世纪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代表作之一,是艺术歌曲体裁的经典名作。作品采用忧郁的抒情调子,借旅途中所见景物来衬托和刻画主人公的心理,具有强烈而深刻的悲剧性色彩。这漫长而又阴郁的旅行正是舒伯特一生的写照,在此基础上,从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入手,通过解析作品论述其内在的悲剧性色彩以及作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王熙凤、曹七巧都是在男权社会中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最终难逃悲剧命运。本文从身份及地位、爱情及婚姻、金钱及权力、奋斗及复仇几方面阐述了二人的悲剧命运。她们终究是男权社会的从属者、压抑者和殉葬者。  相似文献   
7.
作为民间悲剧的典型代表,《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这四大传说积淀着民众深沉的悲剧意识.四大传说渗透的悲剧意识集中体现为浓重的爱情悲剧意识和高扬的悲剧精神两个方面.四大传说悲剧意识的生成与民众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民间文学的孕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从创作主体本身入手,通过对彭家煌身世际遇和个性的考察,来分析其创作过程的思维倾向即都市里的“乡村忧郁”,以有效地挖掘彭家煌乡土小说蕴含的悲剧意味;指出其悲剧创作体现为对传统的批判和对人的价值的关注两方面的主题倾向,并对彭家煌独特的审美倾向即果戈理式的“饱含着眼泪的微笑”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中,幻境、大观园以及俗世有不同的蕴涵。幻境超出物质世界之外,能把握、预知人世变幻,是安顿灵魂的彼岸世界;大观园是理想的生存之地,给人以心灵的安泰;在俗世中,芸芸众生得到身、受、色、欲的满足。幻境、大观因、俗世这三重世界相互牵连纠结,但三个世界的走向却迥然相异:幻境愈幻,乐者变哀,俗世更俗。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田园牧歌式的乡土小说在平和冲淡下隐伏着悲剧意蕴。早期作品仅有一种淡淡的哀戚,后来逐渐变得十分鲜明。喜剧成分和悲剧因素相互交织,使悲剧意识得到彰显。普通人的生活悲剧展现不同的悲剧形态,既有社会悲剧,也有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在悲剧艺术的表现上也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