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7篇
  免费   6篇
教育   688篇
科学研究   23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3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8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一年级聋生的测试,了解了一年级聋生书面语言的发展状况,发现一年级聋生对词语的掌握情况优于对句式的掌握;同时对学生出现错误的类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本分类中粗分类数据噪声修正的网络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文本分类的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粗略分类的数据来训练分类器,但是这种数据中经常会包含类别标记有误的数据,这些数据对文本分类结果的精度会造成不良影响。本文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噪声修正算法,首先建立文档关联网络,把文档上标记的类别作为在网络上划分的集团结构,并用模块度衡量集团结构的质量,通过优化模块度指标把噪声数据调整到合适的类别中,从而提高数据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能够有效修正粗分类数据中的噪声,且有较高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该算法可以用于文本分类训练数据的预处理,或作为辅助技术用于文献库建设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学院批评主要指高校教师的文艺理论与批评著作,它是我国目前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批评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努力贴近文艺工作现实,大力进行理论整合,切实建立起“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良文风。  相似文献   
4.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进行交际 ,语感与语言运用能力紧密相关 ,语感是外语课文教学的关键。本文从对课文整体教学角度来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会运用多种社科专业词语进行文学写作.如果仅从文学角度对这些词语进行考证,只会让人迷惑不解.文章采用训诂学的方式,考证古人文学作品中的注解,依此来探索运用多种社科知识考证古代文学作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的习惯法主要存在于“礼”中,且具有宗族性和民族性的特点。习惯法的形成有其客观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同时能够有效弥补制定法的不足。古代习惯法对当代中国在法源理论以及法的实现等方面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东晋以降,文风浮华,内容空洞,“损本逐末”。隋初,治书侍御史李谔提请文帝杨坚用行政手段端正公文文。本文以其《上书正文体》为研究对象,从文种学角度出发,探索“上书”的历史渊源与向“奏”文种转化;分析后世沿用残留状态的上书之原因,印证该实例处的文种演化阶段。从文体写作的角度出发:分析该文所崇尚的“儒素”之内涵,是强调公文以实用为本。“儒”指内容实在,“素”之指文字朴实。与文艺作品基本出发点,以意境为统率,情趣为根本,欣赏为目的,明显有异。进而分析李谔的主张在公文写作指导思想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黄丕烈受乾嘉学风影响,藏、校了数十种宋人词籍,其中不仅有像宋刻《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这样的珍本秘册,还有许多重本与残本,为其校雠、补缺奠定了基础。黄丕烈以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方法对词籍的版本形态、源流情况等作出了精审鉴定和深入研究,并一一记录在题识当中。在校勘上,他以对校为主,不惮复校;若遇歧异,则只列不改,以存真面;他还请顾千里等高手,博采众家之长。黄丕烈对词人生平、词籍名称甚至是抄者史迹多有考订,遇无法解决者,便开列阙疑,以俟来者。黄丕烈的词籍整理活动对宋词在清代的传播以及宋词版本学、校勘学在清末成为词学研究的重要分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重建"——历史文学创作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历史题材创作铺天盖地而来,存在的问题很多.历史文学创作的第一层面即为重建历史真实.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历史文学"的界限究竟何在?鲁迅的"博考文献,言必有据"大体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这就又涉及到言之所据的"真实的历史人事"存在于何处的问题.实际上,历史本真虽然存在过,但难于把握.历史文本所记述的只是一个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大致框架和概貌以及空间方位、时间的断限等,书写者会因观点的不同而对人物与事件作出不同的判断,有偏见也在所难免.历史文学要恢复历史真相是不可能的,只能走重建之路."重建"的意思是根据历史的基本走势、大体框架、人物与事件的大体定位,甚至推倒有偏见的历史成案,将历史资料的砖瓦,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构建,根据历史精神和艺术趣味,整理出似史的艺术世界,并在高一个层次上回到历史文本,让历史文本重新焕发出艺术的光辉.艺术地重建历史世界应注意三个维度:认识的维度,价值的维度,审美的维度.  相似文献   
10.
Listening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 can be assessed by analyzing children’s visual, verbal, and written representations of their understandings. “Talking Drawings” (McConnell, S. (1993). Talking drawings: A strategy for assisting learners. Journal of Reading, 36(4), 260–269 is one strategy that enables children to combine their prior knowledge with the new information derived from an expository text and “translate” those newly-acquired understandings into other symbol systems, including an oral discussion with a partner, a more detailed drawing, and written labels for the drawing. The Talking Drawings strategy begins by inviting children to create pre-learning drawings. These initial drawings are a way of taking inventory of a child’s current content knowledge about a particular topic. After pre-learning drawings are created and shared, children listen to or read an expository text (e.g., information book, passage from a textbook) on the same topic as their drawing. Pairs of students discuss the information and either modify their pre-learning drawings to be more detailed or create completely new drawings that reflect the recently-acquired information.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label their drawings with words in a diagram or schematic fashion. By evaluating the “before” and “after” artwork, educators can identify advances in students’ reading and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of the terminology, facts, and principles on a particular top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