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0篇
教育   56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框架语义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想"与"考虑"的义项进行描写和辨析,发现被已有工具书释作同义词的"想(1)"与"考虑"实际上只有一个义项相同:"思考"义。此外,"考虑"还有两个义项是"想"没有的:一是"把……考虑进去(使……成为思考对象)";二是"顾及",同为"思考"义时,二者亦有细微差异:"想"带有[+想象]的义征,"考虑"带有[+强度大]的义征。这些语义上的差异决定了二者用法上的种种不同。不懂这些语义差异是造成留学生混用这对词语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对小程“道与阴阳”之然与所以然 (形上与形下、超越与被超越 )关系的继承 ,对周敦颐“无极而太极”之宇宙演化图式的本体论改铸 ,是朱子本体意识形成的两个关节点 ;而对张载宇宙本体意识的评判与批评 ,则是其宇宙本体意识充分形成的标志。这一本体的具体内涵主要围绕太极与阴阳、理与气以及天理与具体事物的关系而展开 :“理先气后”强调的是理对于气、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万物的超越性存在 ;“理静气动”则是以“不能”的方式 ,从反面维护、强化着太极的形上本体地位 ;而“理一分殊”则主要表现了太极本体之宇宙论规模的遍在性及其天地万物的统摄性 ;至于其规定的相互渗透与相互补充 ,表现的正是太极 (天理 )作为宇宙本体的完整含义。  相似文献   
3.
阿细祭火是云南弥勒彝族支系阿细人的一种重要祭祀活动,它再现了阿细先祖钻木取火的远古场景,是阿细民间传承下来的优秀民族文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族文化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在民族文化可以资本化理念的推动下,阿细祭火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通过对阿细祭火民俗旅游资源概述、开发与保护的探析等,引发对阿细祭火民俗旅游的思考,以便传承阿细祭火民族文化,打造阿细祭火旅游品牌,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先秦两汉时期文献中疑问代词"奚"的用例分析,来考察疑问代词"奚"在使用范围、指代内容以及句法功能等方面与同时期疑问代词"何"的异同。疑问代词"奚"在战国时期的语料中有着与疑问代词"何"抗争的痕迹,但是由于疑问代词"奚"的出现范围远远不及疑问代词"何",加之"何"用法的完备和灵活,以及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使得"奚"最终还是被淘汰了。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阿细跳月的传统传承模式,如祭祀活动、自我娱乐、青年婚恋、家庭村落影响等都不可避免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在政府的关心与帮助下,阿细跳月的传承主体由青年人变成了中年人、老年人以及专门的文艺表演队,而为了文化产业的需求,在乐器选择、音乐编排和动作方面变得更加的商业化与市场化。为了在市场经济的商品大潮中保持民族性,阿细跳月在传统的祭祀活动中依然保证了延续性和严肃性,在舞台化的表演中强调了群众化与生活化,使得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力求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通过野外考察和对历史文献考证,秦岭少华山北麓特大山崩的地貌特征、发生过程、形成机制的分析可以获得该山崩发生在更加古老的山崩堆积体(阜成山)当中。由于崩塌和原古堰塞湖水的即时下泻,使得山崩土石迅速转变为泥石流,从而形成由南向北纵长的巨大堆积体。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山崩的发生年代,是公元1072年11月3日,即宋神宗熙宁五年九月丙寅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现代文学是经历了西化和化西的双重变奏的,施蛰存的早期作品就足以说明这一点。他吸收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在表现手法上运用了大量心理描写,深入开掘人的内在世界,存在明显的西化特点,但同时施蛰存努力使西方技巧本土化,他把笔下的人物还原到日常生活当中来,从正常人的角度刻画他们的细微心理活动,显示出作品对很多习以为常的现象的认识和批判,化西成分显著。西化和化西复合变奏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发表于《当代》2005年第一期的《桥溪庄》,在讲述故事的同时,描摹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到人类自身面临的灭绝性灾难,从形形色色的性病到男女两性的不孕不育及生活本身的荒谬绝伦。荒诞中的人们努力挣扎,渴望救赎,渴望“诗意地栖居”,所以就有了对文本的另类拷问和诗性解读。  相似文献   
9.
论陈若曦小说创作的现代派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若曦小说创作吸收、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创作手法 ,其作品 ,特别是早期作品有明显的现代主义倾向 ,到处渗透着象征、暗示手法 ,神秘主义及超现实的时空交错手法 ,反讽手法以及意识流手法。对陈若曦小说创作中使用的现代派艺术手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山西省在第8-11届全运会上男子田径项目运动成绩的发展变化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为山西省田径训练管理部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以期对山西省男子田径运动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