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教育   28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3篇
综合类   1篇
信息传播   5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佚名 《新闻世界》2008,(1):25-25
在人类社会,一夫一妻制很普遍.但在广大的动物王国却是一件稀奇事。虽然动物王国的一夫一妻制很稀少.但并不令人讨厌。美国生活科学网归纳了动物王国十大经典的一夫一妻制。  相似文献   
2.
一、罗马妇女的婚姻,都由家长包办,没有自己的选择权 古罗马时代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有配偶者不得重婚。在罗马早期,父亲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对自己的孩子有绝对的控制权。《十二铜表法》明确规定,家长对于家属有生杀的权力。在罗马,男女满7岁即可订婚。法律规定了结婚年龄,男性必须年满14岁,女性必须年满12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大量不到法定婚龄就结婚的妇女。罗马父亲们很早便把自己的女儿嫁出去,十二三岁的女孩子们结婚非常普遍。有些女孩甚至未及青春期便巳出嫁。  相似文献   
3.
一个男人能娶几个老婆,其实是由经济原因决定的。一夫多妻为何盛行?一夫多妻,一个男人娶几个老婆在人类历史上的大多数国家都流行。大家比较熟悉的中国历史名人中,郑成功有8个妻妾、胡雪岩36个、张作霖6个、李鸿章4个。一份人类学研究报告,调  相似文献   
4.
占往今来,不同国家、不瓦民族的人们,都把婚姻看作是人生中的大事,因此婚姻礼俗成为民俗中最美妙的部分。作为单一民族国家的韩国,在婚俗上有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色。 韩国在原始时期是没有婚姻制度的,一夫一妻制的家庭产生后,男女成亲要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夫一妻制家庭产生的初期,婚礼形式也很简单,结婚的男女只要向他人宣布二人成亲结为夫妇即可。  相似文献   
5.
秋水 《百科知识》2012,(15):4-6
"高富帅"与"矮穷挫"是衡量男性截然不同的标准。在现代社会,"高富帅"不论在择偶、就业等方面都占有优势,但你可知道,人类一夫一妻制的形成,靠的不是"高富帅"而是"矮穷挫"男性的功劳。  相似文献   
6.
IPIS的自述     
我是一只蟑螂。英文名叫IPIS。我在人类的字典里被这样形容:昆虫,体扁平,黑褐色,能发出臭味。常咬坏衣物,并能传染伤寒、霍乱等疾病,是害虫。我谨代表本蟑螂向你们人类提出严正抗议:我不是坏蟑螂!照你们的话说:我是一只成熟的现代蟑螂。  相似文献   
7.
一夫一妻制是迄今为止人类家庭史上最高级的家庭形态。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系统地阐述了一夫一妻制理论,并科学预见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在未来新社会的发展状况。在一夫一妻制基础上构建和谐家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条件。当前,我国基本上具备了建立以男女平等、爱情为基础的一夫一妻制家庭的条件,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一些不利条件。构建和谐家庭,必须充分认识一夫一妻制的进步意义,不断提高一夫一妻制家庭的质量,深入批判性自由论,维护一夫一妻制家庭的尊严。  相似文献   
8.
一夫一妻制是迄今为止人类家庭史上最高级的家庭形态。真正的一夫一妻制是以爱情为唯一基础的家庭形式,它体现了男女平等和妇女的真正解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系统地阐述了一夫一妻制理论,并科学预见了一夫一妻制家庭在未来新社会的发展状况。在一夫一妻制基础上构建和谐家庭对于进一步推进妇女解放、实现男女平等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冯琳瑛 《科教文汇》2009,(34):237-238
在男女两性关系上来构筑故事,《霍小玉传》可谓是第一篇也是唯一的一篇在夫妻关系上提出了平等要求的传奇。  相似文献   
10.
八戒哥:你好!忘了我是谁吧?!告诉你吧,我就是暗恋你的嫦娥妹妹呀!那次在天宫,你酒醉欲亲近我,结果被玉帝以"调戏良家妇女罪"贬到凡间错投猪胎。实在是对不起了。要知道玉帝钦封后羿与我是"一夫一妻制开山祖",更何况当时人多眼杂……说心里话,得知哥取经回来,功德圆满,御风净坛使者,小妹我欣喜若狂;又听说哥取经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