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1篇
科学研究   2篇
信息传播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成,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在音乐中,表现为,作曲家对实际生活的具体情景想象在音乐中的体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影响下的丁善德先生,也受到中国古典精神——意象的影响。本文试从丁善德作品中引用民歌旋律、模仿民族器乐、运用五声调式和对比性的曲式与调式、调性等音乐语言表现手法,营构出他作品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2.
丁善德是中国近现代以西方音乐诠释中国民族特色的著名钢琴家、音乐教育家。他以渊博的知识,推动了中国近代音乐教育发展,以特有的艺术思维,谱写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传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丁善德钢琴组曲《快乐的节日》的创作技法与演奏进行分析与研究。旨在使演奏者对该作品的结构布局、主题与发展,以及音乐意境的表现等方面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以便在演奏中能够准确的把握这首儿童组曲的创作与演奏所蕴含的多方面要素,提高对该作品的音乐表现力。加深对钢琴组曲这种音乐形式的演奏把握,从而对其它组曲的学习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创作高水准中国风格的钢琴音乐作品,是丁善德音乐创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目标.他的创作风格是在不断地研究民歌和欧洲写作技法的基础上形成的.钢琴创作无论在丁善德自己一生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在中国钢琴音乐的发展过程中,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善德是一位享有国内外声誉的、硕果累累的作曲家。自他1945年发表作品号为l的钢琴组曲《春之旅》以来,共创作有编号的作品35部,涉及到音乐艺术的许多体裁(如交响曲、钢琴曲、声乐等等)。其中,他的钢琴音乐就有18部,出炉于其创作的各个时期。他的  相似文献   
6.
钢琴名曲《捉迷藏》选自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第四首。《快乐的节日》它是第一部以新中国儿童的幸福生活为题材的钢琴组曲。是50年代中国作曲家追求钢琴民族化的尝试,很有中国特色。本文从和声织体特色分析及旋律写作方面诠释了创作技法,在演奏方面探讨了演奏技巧和演奏风格,为演奏与教学时能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民族音乐的精神内涵与风格特征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刘月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5,(23A):169-169,175
意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成,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的形象显现。在音乐中,表现为,作曲家对实际生活的具体情景想象在音乐中的体现。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影响下的丁善德先生,也受到中国古典精神一一意象的影响。本文试从丁善德作品中引用民歌旋律、模仿民族器乐、运用五声调式和对比性的曲式与调式、调性等音乐语言表现手法,营构出他作品中的“意象”。  相似文献   
8.
我国高校音乐学院在钢琴艺术教学过程中,一直比较注重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但却缺乏系统的西方钢琴知识体系。众所周知,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造诣的钢琴艺术家,不仅要有高超的演奏技能技巧,还要具备丰富的钢琴音乐知识和高深的文化素养。长期以来缺乏相适应的教材或钢琴音乐方面的书籍,是影响学生学习西方钢琴知识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甘宁编著的《钢琴音乐的多维度研究》一书填补了这项空白,为广大钢琴教师和学习钢琴音乐的学生提供了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故的著名音乐家丁善德先生的音乐创作在20世纪中国现代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他的钢琴作品一直是我国作曲和钢琴教学的经典教材,成为音乐会上久演不衰的保留曲目。今年是丁善德诞辰101周年,为着深切缅怀这位杰出大师,激励我们继续发扬他的创作遗产,开拓钢琴艺术新天地,本文拟对丁善德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部分的艺术特色作专题性的探讨。丁善德先生于1928年考入上海国立音乐院,起先师从琵琶名家朱英学习琵琶演奏。不久,便以钢琴为主科,师从原圣彼得堡音乐院教授查哈罗夫攻习钢琴。在校期间,经常参  相似文献   
10.
西方音乐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作曲家对其理论体系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试图探素一条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一条音乐道路,在近现代作曲家中,丁善德先生是一位屈指可数、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誊的作曲家,本文将通过丁先生的作品儿童组曲《快乐的节日》来透析中国近现代作曲家对西方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