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48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举是科举的一种取士科目,由皇帝特别下诏举行考试。它溯源于汉代的贤良方正,盛于唐代。宋代制举命运多舛,屡兴屡废,是制度由盛而衰的重要转折点,自此以后,制举一直处于衰败、凋零之中。导致制举于宋代开始衰微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宋代科举常科和三次兴学的强力冲击;制举报名资格日益提高;制举考试要求严格;统治追求操作简单、管理方便的规律的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小学生道德观念的主要影响源,教师言、行、人格魅力对学生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影响是重要而巨大的,又由于教师以身示范的作用是隐性的,具有累积性、稳定性或持久性,体现在对学生价值、情感、意志的影响又是长期的、潜在的.  相似文献   
3.
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主动的重要手段。它快速简练,适用于进攻和防守,是一项重要的足球技术。练习1. 做各种头顶球的模仿练习。要求:严格按照头顶球动作方法。目的:体会动作全过程,形成动作表象。练习2. 自己双手举球固定在头前,用规定部位去触击球。要求:颈部紧张,短促有力。目的:体会触球部位,养成顶球过程中注视来球的习惯。练习3. 两人一组,一人分腿双手举球至另一人面前比头略高,另一人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放于举球人两脚间做原地顶球练习。要求:后蹬和摆体动作连贯。目的:体会额触球时机及顶球力量。练习4. 利用吊球进行…  相似文献   
4.
驰名中外的聊城扬氏海源阁藏书的下落.始终为众多学者所关注。本文以“书信总单”、《中国版刻图录》、《楹书隅录初编》及《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的目录为依据.对照说明了当时风传海源残阁所藏二十三种宋元珍本售于日本人的不实传闻。  相似文献   
5.
朱胜喜 《钓鱼》2011,(4):52-53
又是一年团聚时,远处、近处的鞭炮声连成一片,全家人共同举杯欢天喜地迎新年。虽从战舰上退役数年,但每年的此时此刻都会想起战友们在吃完年饭后的一场别开生面的钓鱼比赛。  相似文献   
6.
<正>1987年6月,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河南省濮阳县老城西南隅的西水坡发现仰韶文化遗址(后称"西水坡遗址"),该遗址发掘出三组带有蚌砌动物图案的仰韶文化遗存,造形独特、规模宏大,其中第一组(45号墓)为一座蚌壳摆砌的龙虎墓,墓主头  相似文献   
7.
清代北方商业出版开始兴起并达到繁盛,其中山东聊城叶氏家族祖孙三代积极参与坊刻举业书的编纂引人注目。叶氏一族从叶葆自行编刻,到其子叶锡麟、其孙叶祺昌与"聊城四大书庄"之一的书业德密切合作,祖孙三代的商业出版活动,贯穿清代乾隆至光绪,内容上集中于试帖诗、律赋作法的讲解,及墨卷选集,为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服务,针对性极强。聊城叶氏一族成为北方坊刻业中家族参与商业出版的重要典型,充分体现了清代山东坊刻业的繁荣与兴盛。聊城叶氏的商业出版活动,对深入了解和研究清代北方坊刻业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试论对举结构的分类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举结构是一种颇具汉语语法特色的语法结构。根据“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对对举结构进行了界定,又从句法、语义、语用等角度分类,并重点探讨了对举结构的成句功能、语义功能,说明了对举结构的研究对汉语语法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若)X/还好,/X,则Y"是一个对举假设复句构式,"还好"主要位于前一分句的句尾做谓语,其后都会有后续语句表明相反的情况,后项通过对举假设对前项"X/还好"起释因作用。"还好"在这个构式中既起到了推导作用,也强化了信息焦点,同时也为它的后续发展起到了过渡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