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301篇
  免费   521篇
  国内免费   515篇
教育   66427篇
科学研究   10396篇
各国文化   58篇
体育   1994篇
综合类   3244篇
文化理论   641篇
信息传播   8577篇
  2024年   533篇
  2023年   2209篇
  2022年   1728篇
  2021年   1986篇
  2020年   1859篇
  2019年   2142篇
  2018年   1077篇
  2017年   1973篇
  2016年   2177篇
  2015年   3539篇
  2014年   7096篇
  2013年   5666篇
  2012年   6777篇
  2011年   6435篇
  2010年   5323篇
  2009年   5114篇
  2008年   6028篇
  2007年   4479篇
  2006年   3645篇
  2005年   3332篇
  2004年   3925篇
  2003年   3955篇
  2002年   3299篇
  2001年   2912篇
  2000年   1881篇
  1999年   680篇
  1998年   357篇
  1997年   297篇
  1996年   243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30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62篇
  1991年   56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4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产出导向教育(OBE)是一种关注和界定每一位学生所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的教育,同时也是一种依据学生预期达成的最终学习成果反向设计课程体系的教育模式。基于产出导向教育理念,该文对作者所在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深度合作进行了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双方教育资源,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3.
全媒体时代,爱国主义舆论态势的生成遵循从话题出现、舆论联动、整合引导到作用于现实的一般机制,同时伴有舆论异化现象。对此,可从监测预警、设置议程、交互反馈、把关引导、创新策略等方面进行改进,塑造积极向上的爱国主义舆论态势。  相似文献   
4.
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对教育的扶持力度,使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速度加快,学生人数持续增加,学校规模也日益扩大。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受到学生管理与党建工作的双重影响。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简单分析,提出两者相互融合的意义。在这个基础上寻找党建工作与学生管理更好的融合途径,希望以此提高我国人才质量,为国家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5.
6.
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开发的重要基础,助力人才成长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各地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上海市推出的人才培养计划呈现出重视程度加大、对象内容扩展、资助重点在人才、体系框架初体现、投入力度增加、促进作用有体现等总体特征,但同时存在缺乏系统设计、功能定位、统筹协调等问题。面对未来,完善上海市人才培养计划体系,需健全体系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加强统筹协调、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8.
本文根据黑龙江大学档案专业的教学实践,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能力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获得这些能力的具体做法.对高校在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端正择业态度、应聘能力培养等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高校要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贯彻于整个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中,各级政府和高校学生就业管理部门,要做好学生的就业服务工作,大学生也要主动提高自身就业和求职能力,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和专业水平等各方向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贡献,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9.
深化高等继续教育政府督导改革是中国特色教育督导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目前一些地方高等继续教育发展中存在行政督导力量分散、专业性督导机构组建缓慢、督导方式单一化和督导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今后应采取加强督导制度建设、优化行政督导力量、培育专业性督导机构、规范督导行为和强化督导结果运用等改革举措,强力推动高等继续教育办学主体切实履行教育职责。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在各个领域体现出不同的现代性.其中,人的现代性是核心,精神性是人的现代性的根源所在.根据精神性的内容,即生活世界、实践世界、意义世界3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精神性成长需求理论模型;在量表调查基础上,通过差异性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回归分析发现,大学生精神性水平在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精神性模型具有较高的信效度,模型中的每个因子负荷量均达到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大学生需求的角度提出了大学生精神性内容体系,旨在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现代性追求的品质,丰富高等教育现代性的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