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1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阳明心学三大核心命题之“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清晰呈现于其“万物一体”思想中,是该思想形成的内在理路;与此同时,王阳明终其一生践行的“内圣外王”之道也是“万物一体”思想的显化。“内圣”与该思想所追求的个人与宇宙相统一的精神境界相契合,“外王”则体现出在此精神境界指导下的入世实践,从而实现了从境界论向现世价值的转化。不论从心学理论构架还是从阳明现实人生实践来讲,“万物一体”思想如筋骨般贯穿王阳明的一生,是其理论体系的最高点。  相似文献   
2.
关于课堂“原生态”内涵,我是这样理解:一是没有经包装的原汁原味的课堂“真像”;二是以人为本,适应并促进师生生命发展的教学过程。两者合一,构成真实、自然、整体、和谐的课堂生态。而现实中课堂的生态环究竟如何,教师在课堂的精神体验如何?回答不容乐观。改革创新的主张与教  相似文献   
3.
正他们很平凡,很朴实,却有一手治疗风湿疾病的奇招妙术,得到众人的交口称赞,他们爱岗敬业的精神,高尚的医德,谦和的态度,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操作,让病人感到安心和放心。他们就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风湿科的全体医务工作者。"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是医圣孙思邈《大医精诚》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护生画集》和丰子恺先生的散文作品为资料,从佛心、童心、仁心三个角度剖析了丰先生"护生即护心"的思想。本文认为,"护生即护心"是丰先生护生思想的主旨和中心论点,这一观点是佛教教义和中国传统哲学交融的结晶,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佛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融合。这一观点立足于佛教又不拘泥于佛教,融汇了儒学又超越了儒学,诉诸于童心更深化了童心。本文还分析总结了护生思想的现代意义,认为它在继承发扬佛教伦理、回应人类中心主义论争等问题上都有很大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自古以来,做官好像是知识分子的专业,固然很有些官儿并不是知识分子出身,但是知识分子的共同目标就是做官却是事实。换句话说,就是要找个老板,当他的伙计,帮他的忙。"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你看他找老板的心情何等迫切。像孔子那样的人物,虽然时代不同,不会有现代人心目中的民主观念,可是由于他的仁心,不能不说他心在斯民。然而他如果真个找到了个信用他的老板,就  相似文献   
6.
作为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现的后备军,高校医学生的成长成才直接关系着人民健康事业的稳步发展。在疫情的大战大考中,无数逆行的白衣天使、震撼人心的抗疫事迹、团结创造的人间奇迹都是助力医学生成长成才的宝贵教育资源。本文将课程思政与“家国情怀”“现实关照”“医学专业”相结合,从凝铸悬壶济世的医者仁心、汲取“中国答卷”的智慧力量与淬炼救死扶伤的精湛医术三方面,强化高校医学生的课程思政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7.
吴康宁 《甘肃教育》2014,(19):128-128
正内容简介:教师这个职业需要心灵、意志、精神不断的更新,以获得力量和勇气。尽管这个工作经常给教师带来疲惫、无助,甚至伤害,但优秀的教师不会放弃……本书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深切感人。故事中描述了他们为学生成长付出的努力,如何重新点燃教育的激情,如何与同事合作,如何创造更好的教育氛围,为生活带来更多  相似文献   
8.
体用不二、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统一是中国学术的重要特点。儒家之“仁”既是为人之本,也是为人之术、为人之智。在本体论意义上,“仁”具有人道主义、平等意识、人的自觉之价值。“仁”作为为人之术,是事业成功的法宝,要点是物质帮助、情感吸引、人格尊重。“仁”者之智,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推己及人、真心利人而最终成己。  相似文献   
9.
我们焦溪小学创办于1908年,初名为"竞仁学堂"。百年的风雨历程,数代人的不懈努力,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传承历史的基础上,我们融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将"竞仁"作为学校的校训,意即有志有为、奋发向上,仁心仁德、和谐共生。我们把"以和为美,以爱为本"作为学校的办学理念,即崇尚"和谐之美",倡导和衷共济、和合包容、和而不同,实现学生和谐发展,教师和谐发展,学校和谐发展;坚持"仁爱为本",倡导珍爱  相似文献   
10.
童蒙养正     
童蒙孩子的教育包括各种各样的问题,童蒙养正在孩子的启蒙阶段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它能够为孩子的一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