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48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曲征 《广西教育》2014,(48):30-30
正"世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面前,而你却在玩手机"——网上流传很广的一句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10月10日,广西师范学院学生会发起"无手机课堂"倡议活动,21个活动试点班级的学生率先响应,体验上课不带手机、主动上交手机。记者现场探访发现,课堂上,虽然一些学生在上课前主动交了手机,可才坚持一节课就后悔了,一下课就去问"可以拿回手机了吗"。(10月11日《南国早报》)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作为一名学生,课堂上理应将心思集中到课堂上,集中在老师所讲授的内  相似文献   
2.
正赖床症、拖延症、手机依赖症、晚睡强迫症……现代社会,没得几个病症你都不好意思出门,但是总有这几个病症让你不好意思面对自己。几个专治流行疑难杂症的APP,让你高兴得病,轻松治疗!7:00专业治疗赖床症APP:懒虫克星每次迟到的原因都是"再睡5分钟",没时间化妆、赶不上签到、被领导批评……还在为赖床症而烦恼吗?懒虫克星可以帮你!懒虫克星是一款叫醒软件,须要用手机对着房间的某个地方拍张照片。等闹钟响起时,必须返回原  相似文献   
3.
网络依赖障碍是一种病理性心理异常,网络依赖往往导致家庭与社会出现严重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关注。随着电脑与网络科技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儿童与青少年日常生活中普遍的一种娱乐方式。起初,学者们认为网络对儿童与成人有不少益处,如促进智力发展、情感交流及认知水平提高等等。  相似文献   
4.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朱之鑫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医疗输液104亿瓶,相当于13亿人口每人输了8瓶液,远远高于国际上2.5至3.3瓶的水平。近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对此回应称,要在加强医院内部管理方面严格要求,依据疾病的临床路径进行医疗活动,  相似文献   
5.
《新闻记者》2012,(2):25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175人的在线调查显示,81.4%的受访者感觉很多人患上了"搜索依赖症";89.8%的人承认自己就有"搜索依赖症",其中20.0%的人感觉症状"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6.
搜索引擎依赖症作为一种“时尚”.在不同人群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本文分析搜索引擎依赖症的种种表现,指出其危害,并提出避免搜索引擎依赖的几项措施。  相似文献   
7.
网络依赖症容易导致多种健康问题。从生理上说,长时间泡在网上容易导致人们忽视进食,导致营养不良,而久坐不动很容易导致包括青少年在内的人群肌肉力量减弱,甚至导致骨质疏松症。而从精神上说,长期沉迷网络容易导致昼夜颠倒,没有足够的精力完成学业或工作,进而出现抑郁症。  相似文献   
8.
李瑞清  周丽 《采.写.编》2021,(7):75-76,127
在5G技术不断优化升级的环境下,互联网和媒介技术都在不断迭代与创新.当前,短视频作为公众与外界联系的桥梁之一,不仅是探测器,更是解压阀.抖音作为社会化媒体,在大数据和算法技术的助力下,深谙用户需求心理,精准推送用户需求内容.在信息茧房的包围下,用户"患上"短视频依赖症.本文将从媒介技术和社会环境角度出发,结合社会化媒体"抖音"进行实例分析,分析用户短视频依赖的环境因素及如何减少这种不良依赖.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师专业化成长对教育振兴的重要性。丰盛的优质教育资源,为中小学教师提供了自主选择、自主学习成长的“超市”,提供了营养丰消失了,在此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家访已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10.
我隔几分钟就要看看手机,停不下来了。这个同学急切地说,‘考试考得怎么样?’‘在家干什么呢?’……有事无事我都喜欢发一条短信给我的同学。后来又喜欢用手机聊QQ、写博客、上网……每天面对手机的时间比面对课本的时间还多。听完空虚同学的症状,医生若有所思地在病历上写上:手机依赖症。啥?手机依赖症?你听说过吗?手机的普及促成了中学生对手机的依赖心理。这种依赖好比中了毒,一旦离开手机就不知道如何正常生活。你,是不是其中中毒的那一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