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0篇
教育   157篇
科学研究   14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3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重庆谈判”从开始至最后达成协议历时43天。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订《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可是墨迹未干,蒋介石便挥起他的指挥刀,杀气腾腾地指向了解放区。11月8日至26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的高级将领会议上,蒋介石指着墙上的军用地图,眉飞色舞地说:“近一个月来,我军收复了许多战略要地,控制了许多铁路干线,以这个速度,我们在三个月或半年之内就可以消灭共产党”。11月以前,浙东、苏南、皖东、湖南等五个解放区,相继被国民党攻占。事实已使蒋介石假和谈真内战的面目暴露无遗了!…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美国南部奴隶制的废除、铁路的修筑、移民、引进外国资本的发展科学技术、兴盛的农业和发展教育等方面,分析美国在内战以后短短的几十年经济高速发展,最终成为世界头号的工业强国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张森奉 《湖北档案》2008,(11):44-46
1947年,蒋介石发动内战,弄得百业凋敝,法币贬值,物价狂涨。当时报刊上登载的一副对联:“涨涨评评,评评涨涨,不涨不评,不评不涨,越涨越评,越评越涨;哄哄压压,压压哄哄,边哄边压,边压边哄,乱压乱哄,乱哄乱压。”把国民党的物价政策刻划得入木三分。平民百姓,被迫走上街头,吃大户.划米口袋子,抢米风潮此起彼伏,反内战反饥饿运动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4.
1946年6月,国共内战全面爆发.7月5日,胡适回国抵达上海,7月29日回到北平,9月20日正式接任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回国,在知识分子中、在中共方面引起一些反响.胡绳于1946年8月发表<新文化运动的根、枝叶和所需要的阳光--为欢迎胡适先生回国而作>.文章认为,胡适是一个"有贡献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学者",是一个"历史上有功绩,而又不与朽恶势力同流合污的学者","在人民心上总是能保持受尊敬的地位的".  相似文献   
5.
1935年8月,中共发表《八一宣言》,呼吁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日寇对华北步步逼近,严重威胁美帝国主义在华的利益,亲美派宋子文、陈立夫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开始考虑联共抗日。宋子文把秘密物色和共产党取得联系人的任务,交给南京政府铁道部次长曾养甫,曾养甫又把这任务落实  相似文献   
6.
哈马斯与阿巴斯的关系似乎越闹越僵。但是,巴勒斯坦外交部长扎哈尔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哈马斯和阿巴斯的沟通没有媒体报道的那么糟糕。双方目前讨论的议题达36项,而不仅仅是狱中文件所涉及的18点内容[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喻君 《兰台世界》2005,(1):58-59
周恩来与张学良,两颗巨星,一代伟人,同时代却不同信仰,在国家和民族危难时刻,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携手创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迫使蒋介石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实现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周恩来钦佩张学良的英雄胆识,也钦佩他的人格魅力,肯定他为千古功臣。张学良对周恩来的为人更是由衷佩服。  相似文献   
8.
<正>猜一下:一个人学生时期最重要的是哪一年?答案不是初一,也不是大四,而是小学三年级。是什么让三年级的成功这样重要?因为这是学生从学习阅读(运用所学的字母知识解读词句)转换到在阅读中学习的一年。希望孩子们掌握的书不再是简单  相似文献   
9.
1946年6月底,蒋介石国民党政权凭借自己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在短时间内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维护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面对优势敌人的进攻,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运用人民战争形式,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就摧毁了南京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上夺取了全国的胜利,创造了成功运用大战略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揭示1945-1949年苏联对华政策转轨的历史拐点,探讨苏联从同国民政府结盟转向同中共领导的新中国结盟的根本动因。二战末期及战后初期,为了确保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战略利益,斯大林同国民政府签署了同盟条约。其后,随着国际与中国国内局势迅速出现重大转变,斯大林开始将中共视为其实现对华政策目标的工具。尤其是在1946年5月,苏军自中国东北撤退后,斯大林开始在这一地区向中共提供有限的非公开的援助,对中国内战局势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49年初,由于中共革命胜利前景的日益明朗,以及毛泽东向苏联"一边倒"的强烈意愿,斯大林开始放手支持中共夺取全国政权。至此,苏联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转轨。基于对上述三个阶段的分析,本文认为,苏联与中共结成同盟的根本动因是现实利益而非意识形态,中国内战及其结果导致了亚洲冷战格局的形成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